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195|回复: 52

[回忆录] 【足迹】46、盐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0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3-20 12:26 编辑

46、盐香
      盐无二味,无盐不香是做菜的基本常识。而拙文的标题是“水煮盐香”的简称,也算是我插队期间阿Q式的发明吧。
      有过插队经历的知青一定不会忘记那常年缺肉少油,每餐清汤寡水,成天饥肠辘辘的日子。
      下乡前常听母亲叨念多买油盐少买米,大致晓得油水足能够抵抗饥饿。可当时农村除了盐——又大粒又黑的粗盐——敞开供应外,其它食品想都甭想。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无处去买。肉、油大米都是统购统销物资,只定量配给城市居民。沦为农民的插队知青,自然不在配给之列。
      我家境虽然贫寒,家母却是烹调高手。她总是尽可能在有限的配给下变换花样,让我们几兄弟吃得好一些。受其影响,我对烹调也略知一二。到了农村,便想在同伴面前露一手。怎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烧出的玻璃汤虽然可以下饭,哪里还敢奢望获得半句称赞?
      政府第一年对知青的供应粮、油吃完之后,我们的一日三餐完全自行解决。队里分到的粮食不多,但暂时还不是问题,食油却是一滴也没有了。我和筱君晓虹开玩笑:  “从今以后,我们只能吃盐香了。”
      “盐香?”她俩莫名其妙。
      “没油炒菜,惟一的办法只有水煮盐香啊!”
      还是女生心细,探亲回来,她俩居然从贵阳带来几斤精盐和一大包豆酱,还有一瓶醋精。
      看到这些调味品,我立马想到桐油树林下那片鲜嫩粗肥的折耳根。(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根茎类野菜。用其熬水加冰糖饮用可防治感冒,据说还有止咳功效。笔者注)
凉拌折耳根是贵阳人热天喜爱的素菜之一,之前苦于没醋就没去想它,现在有了调料自然就想解馋。
      清晨砍柴时我顺便带了锄头上山。砍好柴后特意到桐油树林里挖折耳根,只两三锄,便收获一大把。
      回到房东家门口,桂花佬很奇怪:“老王,你要猪菜做么的?”
      “猪菜?”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见他盯着我手里的折耳根才猛然醒悟,当地老乡是不吃这东西的。甚至那些大娘、大嫂打猪菜时也仅仅是顺手摘些折耳根长出土壤有叶子的部分,绝不会劳神费力去挖它的根茎。
      我对老人笑道:“做菜吃啊。”
      “做菜?能吃?”老人不可思议地摇摇头进了屋。
      此后,知青吃猪菜成了乡亲们的笑柄。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折耳根不仅成了他们待客的佳肴,更成为了他们换钱的好东西。当然,那是后话了。
      凉拌折耳根偶尔吃吃还行,经常做菜就不受欢迎了。因为缺少油水,本来大家就寡牢牢(寡牢牢,贵阳方言,指没油水时饥肠辘辘的感觉。笔者注)的,成天清口水直冒。醋拌的折耳根到了胃里无异于雪上加霜,不到吃饭时间人就饿得发慌。我深受其害,从此再也不去挖折耳根了。
      好在我们自留地里的菜蔬还算丰富,大可自给自足。没油,西红柿成了最好的调味品。碧绿的四季豆,红色的西红柿汁加上白色的蒜泥,搁上适量的盐一阵翻炒,就是一大锅色香味俱佳的蒜泥四季豆。
      干辣椒、白萝卜切丝,依次下锅翻炒,放少许豆酱,加点水,蒜苗切段最后入锅炒熟,一锅水煮盐香的酱爆萝卜丝就可上桌了。
      偶尔,我们也能享受山珍。有此口福,得益于我下乡前的经历。早在文革前,除了酷爱钓鱼,我还喜欢和同学到郊外的山林中玩耍。那里有我们喜欢的刺梨、山楂,还有毛栗(野生的小板栗)和蘑菇。正是在那时,我有幸认识了好些可以食用的菌类。
      因此,当我赶场归途走上兰溪山顶松树林间的小路,突然发现路边从厚厚的松针下冒出的紫花菌时,不禁喜出望外,立刻蹲下来将大手帕舖在地上,把它们一一收入手帕中。
      这些出土不久的紫花菌其时还只是比拇指甲大不了多少的嫩蘑菇。圆润肥厚的菌盖远远望去,仿佛像撒落在林间的彩色珍珠。我一路走一路摘,直至手帕无法再包才作罢。
      紫花菌是蘑菇中的上品,口感极好味道鲜美。如果能够与猪肉搭配,不管是爆炒还是做汤,那才爽呢!
      当然,彼时彼地,别说猪肉,就是菜油我们也拿不出来。只能用老办法:水煮盐香!
      插队期间,我向房东金岸大娘学会了煮“油茶”。不过这种“油茶”与我从书本中和银幕上了解的藏族同胞的酥油茶大相径庭,与我想象中的味道也相去甚远。
      第一次吃“油茶”是金岸大娘请客。我仔细观察了老人烹饪“油茶”的全过程:先抓两把大米下锅炒黄待用;放油适量炒辣椒筒,加水煮沸;将炒米和切成块状的红薯一起下锅;放盐适量,最后放入切好的蒜苗,红薯煮熟后即可起锅。
      我们围坐在火塘四周,端着热气腾腾的“油茶”,对善良的房东大娘充满了感激。那甜中有咸,咸中有辣的“油茶”顿时让我们驱赶了严冬的寒意,也让我记住了烹饪方法。
      后来我才知道,天柱“油茶”的做法其实还有很多,只是根据条件不同选料不同罢了。比如办喜事时,正餐之前请客人吃的就是最好的“包谷油茶”。当年乡亲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一斑。
      因地制宜,我也煮过“黄瓜油茶”。不过那“油茶”可是一滴油也没有,只有黄瓜、番茄、蒜苗和少许面粉,那真是地地道道的“水煮盐香”了!
凉拌折耳根(鱼腥草)
紫花菌炒肉
红薯油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7人气值 +23 收起 理由
密之那 + 2 赞一个!
逍遥伯爵 + 3 赞一个!
彩色风筝 + 5 赞一个!
黑土恋 + 3 相当可爱!
等闲视之笑咪咪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2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老友回忆录: 【足迹】46、盐香.  上午好
发表于 2022-3-2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老师的回忆录——【足迹】46、盐香
发表于 2022-3-2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岁月,那日子,刻骨铭心。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2-3-20 08:57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老友回忆录: 【足迹】46、盐香.  上午好

谢谢寥若晨星老友关注支持点评鼓励!下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22-3-20 11:14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老师的回忆录——【足迹】46、盐香

谢谢阿强兄弟关注支持点评鼓励!下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人家 发表于 2022-3-20 11:43
那岁月,那日子,刻骨铭心。

谢谢山水人家老师关注支持点评鼓励!
发表于 2022-3-2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玉芳 于 2022-3-20 18:37 编辑

艰苦岁月很锻炼人。您就练得一身本事!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用酱油冲水喝,是常事。清水煮野菜,加点盐,一样充饥。
发表于 2022-3-2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晚上好!看来你年轻时就对做菜感兴趣,了不起!

说到盐,下乡时不愿意花钱买盐,就偷偷弄来了饲料盐,就是含泥带土的大粒盐。后来我想到一个法子,把饲料盐用水化开,化成饱和盐水。然而用多层纱布反复过滤,滤去泥土,滤成大致的清水。最后倒入菜盆中,放到太阳下面晒,盆底就会一点点的析出盐了。这些盐看着就像现在的精盐一样,雪白雪白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芳 发表于 2022-3-20 18:34
艰苦岁月很锻炼人。您就练得一身本事!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用酱油冲水喝,是常事。清水煮野菜,加点盐, ...

宋老晚上好!谢谢您的关注支持点评加精鼓励!您辛苦了!向您致敬!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9-20 1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