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回忆录] 【足迹】79、南辕北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芳 发表于 2022-5-7 06:31
呵呵,我也曾听过一个老铁路工人的忆苦思甜报告。报告中,这位老哥说了好几次
从山东逃荒到东北时,在一家 ...

谢谢宋老持续关注支持点评鼓励!荒唐年代的荒唐故事迟早都是笑话。
祝您健康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评论分享


那年间,塞北江南祖国各地都搞“忆苦思甜”,我们在东北过年时为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还要吃忆苦饭。
——网易网友七分队2012-02-20 10: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头,“忆苦思甜”闹的笑话太多了……
——挚友玩墨者2012-02-21 20:13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的讽刺哈,之前我曾听说过有类似的“故事”,我不愿意相信它的真实度,可没曾想老友也亲自聆听过。
——老友冬雪2012-02-22 14:18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全文,想起当年的“忆苦思甜”。我插队的闽北山村,如果开展“忆苦思甜”,也是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贫下中农一说到饿肚子,一定要提1960年。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这一段时期是最艰苦的。
      我们村属于产粮区,稻田很多,而且旱涝保收。流经村庄的是一条小溪,涨再大的水也很有限。天旱更不在话下,所谓小旱小丰收,大旱大丰收。因为完全靠山上流下的泉水灌溉。天上雨水少了,日照增加,反而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村里什么都缺,唯独大米不缺。农民形容某种东西很多,总是说多得像米一样。村民一日三餐吃干饭,只有知青有时煮稀饭吃,也不是因为大米不够,每个知青的口粮都非常充足。家乡的饮食习惯而已。
      知青以前所受的教育,在万恶的旧社会,贫苦农民给地主当长工,忍饥挨饿。有的知青特地询问当过长工的贫下中农,贫下中农一脸困惑,反问一句:“饭吃不饱能干农活吗?”实际上,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日军在福建省只占领了沿海的福州和厦门。六十年代初期造成饥荒的原因,自然是人为的因素。不过,还不像有的地方那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村民们虽然有一段时间也饿得七荤八素,最后都平安地度过那段困难时期。
——中知网友麻纱老农2012/9/20 19:40: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忆苦思甜本是宝,阻说真话变热闹,

娃娃只记六零年,当时饥饿难忘掉。

——老友龙行天下2012/9/21 8:42: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生产队也遇到同样的事情,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代表跟我们知青诉苦,那可真是声泪俱下。然而说来说去他给地主老财干活,净吃炒米和粘豆包,高粱米饭就猪肉炖粉条,这在当地来说是最好的饭食。当时我们在生产队干活,吃的是苞米茬子就咸菜,这是最次的饭食。结果那位老农的忆苦思甜真乃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闹了一个大笑话而草草收场。
——挚友孙伯江2012/9/21 9:22: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后我们倒是没受过〝忆苦思甜〞教育,记得上小学时,受过另一种教育,学校组织我们听一个被俘的台湾派遣特务的忆苦,印象深刻的是此人谈到台湾国民党军队流行的一句话:阿兵哥,真艰苦,要睡无查某(女人)......这算什么教育?
——中知网友山光水色2012/9/23 11:40: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荒唐年代的荒唐事情,令人感慨啊!
——新浪网友滴水湖畔2013-3-22  08:56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忆苦思甜被弄巧成拙的故事很多。
——新浪网友上海跃进农场三连2013-3-22  11:55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20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