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回忆录] 【足迹】78、无米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评论分享


      我在罗甸时曾经吃了一个月的包谷之后,终于有了大米。也是鼎罐煮的,那个香啊,难以抗拒——不想吃菜,就光吃白饭。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米饭的香!
——挚友玩墨者2011-10-10 21:15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那个年代是个饿饭的年代。黎平没有杂粮,但有时也会无米之炊,几乎知青都尝过饿饭的滋味。那个年代吃什么都香哈。我记得我们是用铁锅柴火煮饭,每天的锅巴成了抢手货。大家抢着吃。
——老友冬雪2011-10-11 21:21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到很庆幸。我在内蒙古插队时,每年每个知青650斤口粮。另外还有100斤自留地的粮食。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没粮吃而犯愁。我们的口粮有玉米,高粱,谷子。一年只有20斤麦子。
——挚友孙伯江2011/12/1 16:06: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觉,插队时比困难时期好多了,困难时期真的饿坏了,有些吃的东西简直不是人吃的!
——中知网友山光水色2011/12/1 19:55: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描述的情景。我也经历过:插队时。农村按人口,一人分330斤粮食。由于很少见到油水。五个大小伙子。到六月份。就把一年的口粮吃光了。最艰难的时候。圆白菜白水煮土豆。放点盐,就是一顿饭。
——中知网友梧桐树2011/12/1 20:53: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乡时知青粮食不够现象很普遍,虽然也想点办法,但是缺口太大,于是借粮就成了度粮荒的不二手段。好在当时队里考虑知青无亲无故的又在长身体阶段,所以青黄不接时总会借粮给知青。
——中知网友千帆过2011/12/1 21:23: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樟木林场住一周,只因下雨老天留,

三个知青没饭吃,顿顿红薯早吃够。

——老友龙行天下2011/12/2 8:25: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昨,难忘的那个年代。
——中知网友天山雄鹰2011/12/2 10:3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那个沉重的年代啊,许许多多至今人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几乎都被我们这一代人“独享”了!简直是“饮水思源”啊!
——中知网友黄蓓2011/12/2 19:38: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缺口粮的日子真难过,有红薯的和有土豆的,不管好吃不好吃,好歹可以垫饥,垫饥以后还可以放“卫生屁”,而我当时插队的地方只产水稻,一年辛苦下来,工分再高也只能分到不到400斤的稻谷。农村分配口粮一般首先是确定按照基本人口,每人多少先定下来,这叫做基本口粮,按照基本口粮,劳动力和哪怕是才出生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这大概也是中国的农村为什么不容易推行计划生育的原因之一,;然后再根据工分值确定每个工分能分多少,这叫做工分粮。,我们知青因为出勤率低些(偷懒是一方面,起码每年总想回家一次啊),工分不可能比当地人高,我们就只能分到和孩子一样的基本粮以及比别人少的工分粮。下过乡的都知道,稻子轧成米只有7折的出率,靠着不到300斤的大米我们要度过1年的光景是很困难的。那我们是怎么度过春荒的啊?好在当时大家粮食都不够吃,如果只有我们不够吃那很难办,到大家口粮都没有的时候,政府总不能看着大家饿死啊,这时候,"预借粮”的指标就下来了(政府先借给农民,以后再还),有了“预借粮”,总算能糊过难熬的春天,混到麦收了。至于“预借粮”以后怎么还的问题,那是烦不过来的事情。债多不愁,说不定哪年,政府一个“减免”指标下来,“预借粮”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中知网友江子2011/12/6 12:44:00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5 0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