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东新街的个人空间 http://keai99.top/?209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青藏高原的回忆 (4)

热度 2已有 3062 次阅读2014-9-16 15:00 |个人分类:回忆录| 青藏高原, 西宁

三、西宁

 

          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北京,翻身的人儿想念恩人毛主席……

 

      我平生第一次乘飞机,是在当雄机场。那是父亲带我从西藏的当雄到青海的西宁,我们坐在军用飞机上从当雄起飞,中途在格尔木降落,午餐后又乘飞机继续飞到西宁。

       从飞机的券窗往下看,雪山和高原都变得非常美丽,青藏公路就象一条蜿蜒的曲线,在雪山草地上延伸……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也是青藏公路的起点。驻守在青海、西藏的部队军需物资,大都是从西宁通过汽车兵运往各个部队的。

       我和父亲从当雄到西宁,是为了接我母亲和未满周岁的妹妹。至于母亲是如何从西藏带着姐姐回的河北老家,已经记不清楚了。妹妹出生在河北省无极县大中郎村,这个村是我姥爷高小海所在的村庄。我母亲姓王,姥爷却姓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母亲1937年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崔章乡固西村。在我母亲9岁的时候,我的亲姥爷就病逝了。留下我苦命的姥姥和妈妈、舅舅、小姨。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自然艰难。我母亲是老大,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象个男孩子一样,帮我姥姥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据母亲回忆:她除了下地干农活外,还去挖野菜,上树揪榆树叶和榆钱,用于充饥。

       据我舅舅2004年给我父亲的信中回忆:

       大概是1953年吧,我们家也杀了一头年猪,舍不得吃。那年肉极便宜,到腊月三十,娘让姐姐提几刀肉到固城小集上去卖。刚开始姐姐以1500元(旧币,折合现在人民币0.15元)一斤出手,到后来散集时降到了1200元一斤,姐姐又买回几斤肉。姐姐提着肉高兴地回来了,我们正在吃午饭,娘说:看你这闺女,让你去卖肉,怎么又买回来了?姐姐说辛辛苦苦一年,肉这么便宜还不吃干什么?娘也笑了。那已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了。转眼间50年过去了,回忆起来如同昨日,可姐姐和娘去世也二十多年了……

        但是无论姥姥和妈妈怎样努力,家里大人孩子还是吃不饱饭,出于无奈,姥姥便带着一对儿女(我的舅舅、姨母)到外乡去讨饭。1960年,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一年,姥姥带着两个孩子在农村过得十分艰难。虽然我父亲在部队当干部,但是因为当时远在西藏,又带着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人,还要顾及爷爷,因此寄给姥姥的钱也是杯水车薪。姥姥又开始了讨饭,当她讨饭来到大中郎村时,遇见了姥爷(经人介绍),姥爷高小海当时是生产队的“政治队长”,也是个单身男子。是同情、怜悯,还是不愿意自己孤独地生活?最后他与姥姥结了婚,算是帮姥姥支撑起了这个孱弱的家。

       姥姥的再婚,着实让我的父母感到愧疚。用现在的观念来看,老人再婚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的观念还很陈旧,不是生活所迫,一般不会走再婚的路的。

        姥姥出生于1917年,名叫狄银阁,19岁结婚,29岁守寡,43岁改嫁。她的一生受尽了苦难,同时也铸就了自己倔强的性格。在我的印象中,姥姥是个非常慈祥的老人,但是她却经常与别人吵架。我母亲生育多,姥姥多次来到我们家照顾母亲,但是这两个曾经患难与共的母女,却因家庭琐事或不同的观念时常争论不休。姥姥与我舅妈一起生活时,也经常吵架。也难怪,与亲生女儿都争吵不休,何况是儿媳妇了。因为婆媳长期不和,迫使舅舅与前妻(名叫国珍)离婚;又因为与后来的儿媳不和,使后来的舅妈挨了舅舅许多次打骂。舅舅后来也说,实际上吵架多怨我姥姥,只是做儿子的不能不偏向母亲一边。

       姥姥是1982年去世的。这样算起来,姥爷高小海和姥姥做了22年的夫妻。据后来父亲介绍:姥爷是个中共党员,他老人家生前对我姥姥、母亲、舅舅、姨母都很好。我记得他还来过西安一趟,给我们带了许多农副产品。姥爷活了84岁,于1993年11月18日凌晨1时45分逝世。他死后是我姨母和她的两个儿子给他送的葬。

       姥爷性格开朗,不善言谈,更不计较家庭琐事。性格开朗的人容易长寿,姥爷去世时是突然死亡,自己没有受罪,也没有过多地连累儿女。

 

       1962年,我母亲在大中郎村生了妹妹,满月后又住了一段时间,就带着小玲到青海与父亲团聚,而这一次从老家回来,却把姐姐留在了姥姥家。后来爷爷知道后,非要把姐姐接到他住的东内堡村不可。就这样,姐姐到了爷爷家,由我爷爷带了几年。

       爷爷也不是亲爷爷。我父亲自小家穷,很小时被家人送给了别人收养。这个“别人”就是我爷爷。我没见过我奶奶,据说也是死得早。由于父亲不是爷爷的亲生儿子,所以从小也是挨打挨骂,吃尽了苦头。等到父亲长成大小伙子时,也不愿在家呆了,不管爷爷同意与否,径直参加了八路军。

       虽然不是亲生父子,但我父亲还是不忘爷爷的养育之恩。因为亲生父母只给了他生命,并未养育他,是爷爷把父亲养育成人。父亲参军以后,非常孝顺爷爷,常常是省下自己的津贴费,寄给爷爷。爷爷也多次到部队去看望父亲。

       父亲1953年抗美援朝回来后,已经接近而立之年,爷爷开始给父亲张罗婚事。他走乡串户地到处提亲,最后到了安国县的固西村,找到我母亲家。母亲开始不同意,爷爷就反复给母亲家里的大人们做工作。爷爷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做手艺活时也是去过不少村庄,走过不少人家。爷爷夸张地对姥姥家人说:“我儿子在部队是个大军官,光手表就每个胳膊上戴一个……”他靠着自己社会经验丰富,能说会道,终于说服了我姥姥,说服了我母亲的二奶奶。我母亲虽然心里并不满意,但迫于大人的压力,勉强地答应了。

        1955年,我爷爷带着我母亲、我小姨和母亲的姥姥一起从河北老家来到辽宁省的大连市。当时父亲的0974部队574团在沙河口区。到了部队,我母亲的思想还是有波动,她发现我父亲并不是象我爷爷吹嘘地那样有钱,哪个胳膊上也没有手表。最主要的是母亲舍不得离开远在河北安国县固西村的那个穷家,舍不得她那含辛茹苦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当时父亲所在的营教导员王德元,反复给我母亲做思想工作,他的爱人也帮着说服我母亲,总算把我母亲挽留了下来。爷爷一行数人在部队住了三天,就都回家了,只留下我母亲一人。母亲就这样,在她18岁那年,嫁给了当时已经28岁的父亲。

        关于母亲与父亲结婚的前后事情,2006年10月我姨母来信回忆如下:

        我记得你(指我父亲)和我姐结婚的时候,是东内堡我大伯、我大姥姥和我送我姐到大连的,那时我长得很小,也有10岁了。你们结婚后我们回来时你们让我带回3元钱,还给我买了一双小皮鞋。我家住在一个一间的破坯房内,下雨就漏水,屋内盆盆碗碗都接水。外面大下屋内小下,外面不下了,屋内还嘀嗒嘀嗒的。屋内破破烂烂的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生了我不到一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领着三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两岁,一个满月不到。园里来地里去,逃荒要饭,艰苦度日。有多少人劝母亲改嫁,她坚定地说:我要指望着三个孩子长大成人。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姐姐17周岁时,有人给她介绍你,母亲认为你是一个大军官,家里只有一个父亲还做生意赚钱,条件不错,就义无反顾地让18岁的姐姐嫁给了你这个28岁,年长10岁的军官。指望着沾光得济,改变家庭的穷困面貌。

        父亲与母亲在部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证婚人是教导员王德元。参加婚礼的都是父亲所在部队的一些连排干部。

        1956年5月1日,姐姐诞生在大连部队医院,当时我父亲还在鞍山汤岗子军文化学校学习,没有在母亲身边。伺候我母亲坐月子的是我奶奶(父亲的继母刘三瑞)。这一年,我父亲因工作表现突出,上了《解放军报》,还配有插图。这是我父亲第一次被军报报道。


握手

路过

雷人
2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