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693|回复: 75

[小说] 【岁月留痕】谜语风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5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11-26 22:57 编辑

谜语风波

   渡船上,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坐在船舷边凝视着山水相连的远方。
    我以为他是县里下来的干部,便有意避开他到船尾坐下,但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奇特的东西在吸引我。事实上除了那身半新的呢制服与众不同之外,也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那深邃的目光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罢了。
    “王老师!你也回学校啊?”几个孩子一跳上渡船便朝我走来。那位干部模样的男子这才注意到我,他友好地对我笑笑:“你是知青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到我身旁坐下并递过来一只香烟。那浑厚的山东口音似乎证实了我的判断。
    “谢谢!我不会。”“知青不会抽烟?你……”他将信将疑的摇摇头盯着我。我被他盯得不自在起来,只得礼节性的寒喧:“你贵姓?”
    “免贵,姓——”,他笑了笑:“你猜。”
    “猜?”我与他素昧平生,怎么猜啊?
    “你听好了——秋风起,萤火飞。相思心已碎,花已化成灰。夕阳西下一点坠,脚踏马蹄归。”他竟与我打起谜语来。
    我实在无能,船到了对岸我还是猜不出来。不过,对他的戒备之心却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
    我们结伴而行,很快到了学校。而他还要赶二十多里山路到偏僻的大坳村去。
    分手时,我依然没打听他的身份及此行的目的。在那人人自危的年代,我不得不严格遵循“非礼勿问”的训诫。他的尊姓我猜不着,他也不点破。当然,谜语靠猜,不猜无味,况且他用的是诗一样的语言。

    课余饭后,我常常反复咀嚼那首小诗,隐隐感到一种莫名的苦涩,却始终猜不中谜底。欸,我真笨!日子一久便将此事淡忘了。
    早春二月,我与杨老师到大坳村去搞普教调查,不由得又想起了去年深秋时在渡船上邂逅的那位男子和那个谜语。也许此行能打听到他的些许情况吧?
    我们到达村里时已是晚上8点过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生产队长。这是一个九口之家,除了男女主人,火塘上还有七个小孩,最大的不过十来岁,最小的还是蹣跚学步的幼儿。孩子们在火光下一闪一闪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火塘的三脚架上正煮着一锅黑糊糊的“干粮菜”①,旁边是一大鼎罐能照见人影的稀饭。
    “还没吃饭么?”,杨老师与主人很熟,“夜饭嘛,忙的。主人一面把我们让上火铺,一面将孩子赶开。
    令我惊讶的是,转眼间,主人竟拿出了干鱼、黄豆和鸡蛋,并很快炒熟摆在我们的面前,还端出一大壶米酒。
    “王老师,你头次来,真对不住你”,队长诚恳地对我说。我不由得看了看旁边的干粮菜和稀饭,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代课以来,我与杨老师走访过不少村寨,从未碰到过象他们这样贫困却如此热情好客的山民。然而,看到孩子们那饥饿的目光,我怎么咽得下这酒菜呢?
    “欸,去请老苏来陪陪两位老师”,队长一边斟酒一边吩咐妻子。不一会,门外便响起浑厚的山东口音:“那儿来的贵客呀?”,话音刚落人便到了跟前。
    “是你?”他使劲握着我的手,“还记得我吗?”“ 哪里忘得了呢,秋风起……原来你姓苏?”
    “怎么?你还没猜着?”
    “你们又打么的谜?”队长给老苏递过碗筷,“三句话不离本行,你莫非还没吃够苦头?快坐下来喝酒,帮我好好陪陪两位老师。”
    在杨老师的追问下,我便把那首小诗念给他听,但他也猜不出这与苏字有何关系。我们只得向老苏请教。
    “我这是班门弄斧,班门弄斧。不过你们既然知道了谜底,回去慢慢琢磨吧。②”
    “老苏还是娃崽们的先生呢”,队长介绍道,“三娃子,你打个谜给老师猜。”
    “左边起笔右边收,单枪匹马过春秋。”三娃子念得很认真,还用火钳在火塘上画了一横:“是‘谜伯’教我写的第一个字。”
    真想不到,老苏居然把谜语融进了识字教学中,这无疑对加深孩子们的记忆,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可以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我与杨老师会心地笑了。
    从交谈中得知,老苏原是地区文化局的干部,妻子在“文革”初期含冤自杀了,孩子送回了山东老家。他自己因为热衷于收集整理、创作谜语,被当权派扣上坏分子的帽子遣送到农村接受监督改造,但他很快就赢得了纯朴的山民们的尊重和喜爱。在这里大家亲切地叫他“谜苏”,孩子们都叫他“谜叔、谜伯”,没有人把他当外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谜语使我倒霉挨整,但又让我少受了许多罪。我要是还呆在单位里,天知道要多挨多少批斗,多挨多少拳脚哩。”
    “今晚再出个谜语给我们猜猜 ”队长提议。
    “好”,老苏爽快地答应了。他喝了一口酒,望着屋内那盏古老的桐油灯沉吟了一下:“一条白龙过乌江,乌江两岸起红光。白龙吸尽乌江水,乌江水尽白龙亡。猜一件用具。”
    “是油灯”,三娃仔抢先回答。我赶紧将主人夹在我碗中的干鱼和鸡蛋全部给了孩子作奖励。
    我突然冒出个念头,学校不是还缺个代课老师吗,像老苏这样的人到那儿去找呢,何不请杨老师介绍他到学校代课,如果行,我必定能从他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们结束调查工作返回学校时已是午夜了。路上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杨老师,却遭到了他的反对。的确,我的想法太天真了,以当时的政治环境,老苏纵然满腹经纶,又有谁敢用他呢?

    寒假,我被派到水利工地指挥部帮忙搞宣传工作,又一次与老苏不期而遇。不过,他是作为“义务工”③被区革委指派来的。我害怕单独与他见面,他似乎很理解我的苦衷,从未表露出我们早已认识。
    不过,老苏头上那顶无形的帽子并没有阻止大伙与他接近。比起广播里翻来复去播放的那些样板戏来,劳累一天的人们更乐意听老苏那风趣的笑话和磨人脑筋的谜语。我自然也是热心的听众,常找借口挤在热闹的工棚里听他讲谜语。
    一天夜里,睡前的人们在火堆旁又一次要求老苏出谜解乏。他环顾了大家一下欣然应允:“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本来是一家。禾火二人同凳坐,夕阳脚下一双瓜。猜四个字。”
    “又是猜字!”有个小伙子抱怨道,“你明明晓得我们没得多少墨水,换个猜东西的。”
    “猜东西?”不要忙嘛,老苏沉吟了一下,“我知道你们念书少,才故意让你们猜字谜,多猜几回不是能多记住几个字么?”几句话说得大伙心服口服,就七嘴八舌猜起来,可就是猜不出。
    “这是一个拆字谜。”老苏换了一只烟,“你们想一下,春字拆开来是不是‘三’字、‘人’字和‘日’字?其余3个是夏字秋字和冬字。”  
    谜底一经老苏讲解点破,人们恍然大悟,才晓得这四个字并不复杂。在大家的要求下,老苏又出了一个猜物品的谜语:
    “想当初青翠葱绿并娇娥,到如今历尽苍桑,孤苦伶仃已是青少黄多。说不清遭了多少磨难,道不尽受过多少风波。不提犹可,提起来泪流成河。”④
    大家面面相觑,百猜不中。
    喧闹声引来了工程总指挥——区革委副主任。他显然刚喝过酒,兴致很高:“你们不睡觉,讲么的这样热闹呀?”
    “我们在猜谜语,猜不出来。”
    “猜不出?”他来了兴趣盯住老苏:“你说来听听。”
    老苏不慌不忙地又念了一遍。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总指挥脸上,急于听听这位自诩天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天师”揭开谜底。“饼教我?饼教我是什么意思?”总指挥显然听不懂山东话。
    “是并娇娥,就是连在一起像俏姑娘一样美丽好看的植物。”老苏很耐心地解释。
    “当初连在一起,现在孤苦伶仃?——遭了磨难?泪流成河?泪流成河!”总指挥的眼光突然变得凶狠起来,“你狗胆包天,敢在这里诉苦!”
    我倒抽了口冷气,暗暗为老苏捏了把汗。工地上顿时安静下来,大家敛声屏气,惊恐万分地看着这位造反起家的总指挥。
    “我没有……我说的是谜语,不信我写出来你看”,老苏迫不及待地分辩,并提高了嗓门:“是谜语!”
    “名誉?妈的!你讲坏话还要名誉?”总指挥把烟蒂往火堆里狠狠一甩,歇思底里地喊道:“小李,去把睡觉的人通通喊起来开会!老王,你去写牌子。老张,把气灯拿来……”
    这位“天师”肚里墨水不多,却精于批斗之道,转眼间就把寒风凛冽的水利工地变成了阶级斗争的战场。
    我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受人尊重的老苏在一群愚昧无知的暴徒中受罪,不仅无能为力,还得违心地领呼口号,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啊,我的泪,只能往心里流,而心,却在流血。
    斗争会一直持续到黎明。当呼啸而去的警车带走了老苏后,我病倒了。
    从此以后,我再没见过老苏。浩劫结束前,我离开了农村。
    后来从杨老师的信中得知,听说老苏的冤案平反后,他调进了省城,还有人说他回了老家山东。
    老苏,你究竟在哪儿呢?
   
注:
    ①用青菜焯过后晒干存放代替粮食的干菜。
    ②谜底:苏字的繁写体——蘇。
    ③当年强摊给五类分子的不计报酬的派工。
    ④谜底:撑船用的竹篙。

评分

参与人数 14人气值 +56 收起 理由
海儿心 + 4 赞一个!
瑢芳田智 + 4 大赞!
肖燕 + 5 赞一个!
孤竹君 + 4 受益匪浅!
晚霞美景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姆 于 2022-11-25 15:02 编辑

小说写的很生动,为你点赞!在那十年浩劫的年代,多少有才华的人受到迫害,没有经过文革的人,是没有体会的。
发表于 2022-11-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友佳作《【岁月留痕】谜语风波》
发表于 2022-11-2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什么魔咒,让那些人上纲上线没有人性。
发表于 2022-11-2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大哥的小说——谜语风波  
发表于 2022-11-2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谜语的确比较难,尤其在那个不重视文化的“文化大革命”年代!
发表于 2022-11-2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提犹可,提起来泪流成河”,的确是竹稾,撑船用的!
发表于 2022-11-2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22-11-25 16:27
不知是什么魔咒,让那些人上纲上线没有人性。

他们把整人,当作自己觉悟高的表现,所以整别人,看“阶级敌人”痛苦受难,自己不觉得太违背“人之初,心本善”的古训,还觉得自己警惕性高!
发表于 2022-11-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老友回忆谜语风波:老苏,你究竟在哪儿呢?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20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