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回忆录] 【足迹】4、转过弯就到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相对来说比湖南落后些,在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那些偏离政策的事,也很正常。我们下放的地方是湖南最偏远的地方,但是如果来了贵州人,农民就称他们为苗子。想想你们那时千里迢迢从省城下到那偏远地方,日子不容易过的。
——书荟(湖南知青网版主) 2011-6-26 19:59
      山区的知青比湖区知青艰难很多。他们经历了寂寞、孤独、无奈、企盼......。是我们知青的脊梁。
——韵味螺(湖南知青网版主)20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强不息兄:你们从贵阳下到黔东白市大塘,我们从长沙下到湘西会同高椅,这从西到东与从东到西是何等的对称,大家是同一山区的知青,你写的事我们爱读,它与我们经历过的事是何等的相似,谢谢你。
——健者(湖南知青网老知青)2011-6-27
      楼主的足迹从贵阳到黔东南山区,风餐露宿,很艰难。因为艰难,所以记忆犹新。几十年后都还记得当年的细节。
——中知网版主千帆过2011/6/13 14:48:00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当年的人物刻画细腻,对当年的事件描述清楚,有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事之感。
——老知网友石上清泉
      难忘的年年月月虽然一去不复返,然而那一幕幕却刻骨铭心......
——老知青网友清清小河2011-7-19 7:43:00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那里,老乡们常说的是一哈腰就到了。可是这一哈腰大概就几十里的过去了。
——网易网友平凡老头儿2012-08-29 14:16
      谢谢朋友的留言!老百姓语言之丰富,有时的确让人惊叹。不管天南地北,草根阶层的遣词造句不乏幽默,我想这是我们在学校里、书本中是学不到的吧?
——自强不息 回复 平凡老头儿2012-08-29 14:30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那里,骑马时,人在马背上一哈腰,马就会加速跑,所以一哈腰马可能就跑出去不知多远了。呵呵!
——平凡老头儿 回复 自强不息2012-08-29 19:27
      和你一样,我们知青生活开始的第一天,早上起来,我的被子上面全是雪团,冻得梆硬。因为是住的烤烟窝,上面有个出气筒直对天空,一晚上的大雪也就顺着这里来了,我的床也就在这下面。权当是个下马威额。
——新浪网友海阔天空2013-1-19  16:57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在淮北、江西一带下乡的知青最苦,既缺吃少粮、工分值又极低。我们在黑龙江畔插队,主要是伙食极差,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只有黑馒头、盐水煮土豆,仅仅国庆节、春节能吃两次肉。不过,由于生产队每年有大量的盖房、修公路、伐木等副业收入,我们那里的工分值也许是中国农村最高的,减轻了知青父母的经济负担。
——新浪网友上海周忠明2013-4-3  13:15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拐了几个弯?极写路途的遥远。大哥的记忆真好,四十多年过去,还记得这许多细节。此回知道了大哥是初三生。我是初一,自然是小弟了。
——新浪网友成林2013-4-8  20:36
      从这陆路、水路、大山一弯一弯的细致描述,可以想象到已经到了穷山僻壤,想象到你们当时生活、劳动的艰苦。怎能不记忆犹新哪!
——中知网友塔松2013/4/8 9:32:00
      每个知青都铭记着自己上山下乡的第一天。
——新浪网友天敌乙2013-6-7  01:42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插队的朋友比我们苦。我去北大荒正值冬天,天虽然冷,但我们的宿舍却是暖和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们是“散养”,我们是“圈养”,我们的集体性质可强多了。
——新浪网友曾在北大荒2015-6-28  21:57
      乘汽车,坐摆渡,徒步翻山越岭到山村。你们的上山下乡之路,打一开始就凸显曲折坎坷,而历尽艰辛!
      老兄的文章写得十分细腻和生动,仿佛一张张画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看了文章之后,使我了解了在南方插队知青的生活经历,而备感新奇。真乃佳作,令人回味无穷,谢谢!
——老友孙伯江2013/4/8 10:22:00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2-6 09:51 编辑

      
      邻居,你好,正拜读你的文章呢,原来我们的经历如此相似,读来倍感亲切,期待续篇。
——中知网友冬月雪2013/4/9 13:02:00
      有图有文有真象,实乃佳作也!看到强哥旧照,果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再次捧读,仍余香在手。
——老友老龙头2014/12/18 9:32:00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乘船渡河,徒步翻山越岭,走入密林之中,真正是上山下乡。
      老兄插队的地址:贵州省天柱县白市公社大塘大队第12生产队。共计19个字,比较好念也好记。
      我插队的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腰忙哈公社塔本扎兰大队第四生产队。共计33个字。在学校里张榜公布时,我跟说绕口令似的、背了半天才勉强记住。
——挚友孙伯江2014/12/18 10:23:00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20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