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历史上的良风美德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经2200余年。因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千百年形成、传袭下来的良好风气、传统美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和将来,都应当大力弘扬。 幼而读书。《隋史》称:冀州人“好儒学”。《冀县新乡士志》云:“幼而读书”,是“吾冀人之习惯”。冀州人很早就普遍十分重视教育。“民间幼童,年l5岁以下者送社学读书”,“子女皆送之师,读书修业,不限贫富”。“旧有学,冠于他州”。明朝时冀州就有义学12所之多。明、清时,冀州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办学风气甚浓,州学、社学、义学“三学”鼎立,“每堡立社学一所”。一首古诗赞美冀州“大义于今人通晓,满林尽是读书声”。 刻苦学习。冀州历史上刻苦读书的典型很多。汉代孙敬,字文宝,冀州人。《太平御览》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他常年闭门谢客,以诗书为伴,故世人称其为“闭户先生”,他苦读常通宵达旦,为消困扰,将绳索一端系于屋樑,另一端系于发髻。若低头困睡,绳索将拽其发令警醒。他这种“悬梁”的刻苦治学精神,不仅使他通今博古,满腹经纶,终成为知名大儒,而且成为垂范后世的学习典范。“头悬梁”被编入《三字经》;“悬头刺骨”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 《宋史》称:冀州推官李载,字伯熙,少苦学,隆暑读书,尝足于水,虽得疾不舍去。 清代陈嘉谟,尝自闭门户,终日苦读不辍,有求于外,则捺筐缒绳,缘壁引而上之。隆冬无炉,墨水冻,纳砚袖中,稍溶解,即濡墨而疾书,用此作字,神速绝人。 拾金不昧。曹文迪,明朝冀州人,家至贫。一次赴冀州城卖布时,在关帝庙休息,拾到遗金五两。曹文迪见包裹破旧,想是贫人所丢,便从晨时等到午时,将遗金交还失者。 敬老爱幼。元孚,冀州刺史。时葛荣围信都,与老兄争相为死。荣赞叹,免死。 李氏,朱咢之妻。年19时,生子如盘。岁未周,夫没。公、姑命改嫁,氏刺二目,誓不二,后教子读书,盘得成名。 捐资助教。捐资助教的事例在冀州历史上很多。 康孟款,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捐资办义学一所,捐学田一亩。 谢家庄村雷泽中妻刘氏出钱1600缗,创设义学,学名“育英”;又捐2100缗,置田4l亩,为义学提供常年经费。 刘勋尧妻王氏捐地九亩五分给谢家庄村办校。 陈体贵,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本村学堂助以千金,被赏以同知衔。 庠生孙逢年、李有梅、石名奏、李荣光于南陆疃捐设义学。 民国年间,冀州人史东初,自费在天津金家窑办了一所“东初小学”。 助人为乐。冀州历史上助人为乐的风气很浓。 金朝时,冀州人路仲显,字伯达,家微寒。伯达母攻伯达读书不辍,当时新出一本书,价数十金。伯达母节衣缩食,积累数年,以数十金为伯达购得一本。其母知此书一般子弟不易购得,因嘱伯达将此书置于学舍,与学友共学,并嘱托说:“如你有一点私心,我就把这书烧掉。”伯达在他母亲的教导下,勤学上进,正隆五年(1160年)考中进士,累官至刑部侍郎。 明代陈楼,捐资为田村建石桥一座。石九奏为其立碑。 娄殿邦,在堤北桥滏阳河施义渡船一只,方便行人。 韩甫刚,轻财好施,成化年间出米百石,赈济饥民。万历二十七(1599年),施粮千石,以济贫者。 . 和睦相处。明天启六年《福庆寺碑》上记:冀州人“崇亲睦。贼道相防,疾病相问,庆吊相来,岁时相馈,词讼相保诉。”《冀县新乡土志》中载:冀民“闾阎之家,礼让是崇。”冀州人历来以和为贵,相亲相睦,相敬相让,相助相帮。古时,乡村没有专业的建筑队,人们修房盖屋,都是邻里之间相互帮忙,不要工钱,最多上樑的那天主家管一顿饭。夏、秋“打场”(麦、谷等作物脱粒)是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都是邻里互助。遇有红白大事,一般是同姓同族来帮办,但同姓同族户小人少,一样也能办好,由异姓邻里帮办。 尊重宾客。《汉书》载:“冀州土风慷慨”。《宋史》载:冀州人“质厚”,“大率气勇尚义”。明嘉靖四年《重修玉皇庙碑》上记:冀州人“敦尚礼仪,有晋之遗风”。明天启六年《福庆寺碑》上记:冀州人“重宾客。客至,必备物,款留。惧以简亵见鄙”。 冀州人招待宾客,食要好,也可以去饭店;住要好,被褥干净,也可以去宾馆;有时间的话,要玩好,看看当地风景。 (写于2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