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冀州的全国第一(1) 河北省冀州市(原冀县)在20世纪70---90年代,曾创造出若干个辉煌的“全国第一”。含“全国第一家”农化中心、规模最大的暖气片厂、“买世界、卖全国”的百货钟表、全国称雄的“旭日升”茶饮料。 笔者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担任冀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研究室主任、冀州市委副秘书长,并曾在暖气片厂的主办单位城关公社(今冀州镇)和农化中心工作,所以,对于冀州“全国第一”的情况了如指掌,且难以忘怀。 “全国第一家”农化中心 农化中心的全称是冀县农业化学服务中心,1984年,被国家化工部命名为“全国第一家”。 农化中心创建于1980年,创建人是当时的冀县化肥厂厂长顾二熊同志。顾二熊后任衡水行署专员、秦皇岛市长、市委书记、河北省副省长、全国供销总社副主任。 1980年,冀县化肥厂生产碳铵2.3万吨,仅销出0.9万吨,企业亏损,濒临倒闭。为什么?顾二熊同志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得知,一不是产品质量不好,二不是生产过剩,0.9万吨碳铵全县耕地亩均还不足10公斤。原因是农民群众对碳铵不认识,错误地认为,碳铵是“气肥”,“不管用”。那时群众不会用碳铵,造成肥效利用率低、浪费大,又直接影响了对碳铵的使用。因此,化肥厂产品滞销。顾二熊“文革”前大学毕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而后,被安排为化肥厂厂长。他借鉴国外经验,经认真研究,深思熟虑后,写出一篇题为《县级小氮肥厂应该成为农业化学服务中心》的论文,并组织实施。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拨出专门资金,抽调专门人员,创建了县化肥厂农业化学服务中心,简称“农化中心”。1990年5月,当时的冀县县委、县政府,在国家计委、科委、化工部、河北省政府及地区领导的支持下,在县化肥厂农化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县级农化中心。1992年,投资330万元,兴建了农化大院,内设年产3—5万吨的高中浓度复混肥车间和10多亩地的化肥肥效试验场。 农化中心成立后,一是,搞宣传,让农民懂化肥。通过印发“明白纸”、到集市宣讲、办广播讲座、放录相或电影片、开专题会议等形式,让农民去群众尽快地认识了化肥。二是,搞示范,启发农民爱化肥。在全县27个乡(镇)确定了412个固定联系示范户,每村1户,对他们免费测土、提供用配方、优惠供应专用肥,让他们搞对比试验示范,并靠他们辐射周围农户,激发了农民爱化肥的热情。三是,搞培训,教会农民用化肥。每年拿出5万元钱作为智力投资专用款,先后聘请中国农科院、河北农科院、上海农科院、河北农大等几十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到冀县授课,举办长则一年短则三个月的农化技术培训16期,培训501人。再以501人为教员,在乡(镇)、村举办培训班,共培训农民8万人次,达到每户一名“明白人”。四是,建网络,给农民提供良好服务。县农化中心下辖5个农化服务处(每片1个),27个农化服务站(每乡镇1个),412名农化服务员(每村1名)和400多个农化示范户,上下贯通,形成了网络、系统。由于农化中心的服务,全县化肥亩施用量大大提高。据统计,全市(县)化肥平均亩使用量,1981年22.95公斤,1994年提高到53.8公斤,提高130%。化肥利用率提高了6%。 1992年以后,农化中心在全县大力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了施肥新技术和新型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群众称为“号脉配方”,就是取土予以化验后,根据作物、产量要求等,提出施肥方案。目的是科学合理施肥,减少肥效浪费,节省农业开支。他们推广的“一次性双层底施法”、“旱地棉花春肥冬施法”等施肥新技术,都可增产10%以上。他们研究开发的各种专用复混肥,对粮食、棉花、蔬菜、果树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农化中心的事迹,上世纪80—90年代,被新华社的《瞭望》、《内部参考》、《经济参考报》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国务院农资协调办公室和河北省政府等部门曾联合组织召开全国农资社会化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他们的经验。李鹏总理曾予以视察、肯定。 可惜,1996年以后,农化中心重归化肥厂领导,成为纯复合肥料生产企业,服务工作削弱了。 规模最大的冀县暖气片厂 冀县暖气片厂现在发展成河北圣春散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冀县暖气片厂是冀县城关公社(今冀州市冀州镇)的一个社办企业,创建于1973年。初始,98人,年产值17万元。到1978年,产值发展到267.7万元,利税超过100万元,成为冀县和衡水地区的首富户,已经小有名气。1988年,职工4200人,年产量600万片,年产值6500万元,规模在亚州最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九分之一强。 20世纪70—80年代,经常外出的冀县人大都遇到过以下情况:外地人询问:“哪里人?”回答:“冀县人。”外地人一般不明了。再进一步解释:“河北省冀县”、“衡水地区冀县”,外地人仍茫然。可当说到“产暖气片的冀县”时,一般的外地人都立即连连说:“知道,知道。常在报刊上、电视里、电台中看到、听到你们的冀县暖气片厂。” 到了21世纪,固定资产达2亿多元,有铸造生产线18条,产品深加工生产线21条。年生产铸铁散热器2000万片,轻型散热器200万柱。规模在全国采暖散热器生产企业仍位居第一。铸铁散热器产量仍为亚洲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居中国金属制品业第二位。其控股的中国春风实业集团连续多年跻身于世界行业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2006年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第65位。年上缴税金,占冀州市(冀县)财政收人的比例,20世纪80年代前1/2;21世纪为1/4。 产品质量,获国内同行业唯一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和银奖,获国内同行业第一块最高级别的产品质量银质奖牌。2000年,在全国行业内首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2-ISO9002-94标准认证,2005年6月通过了北京鉴衡认证。2005年12月,圣春采暖散热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产品质量免检证书》,成为全国行业内第一个免检的产品。圣春散热器还评为“国家健康建筑推荐产品”、 “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名牌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因为质量过硬,中国建筑设计院在其设计的建筑图纸上标明:“采用圣春铸铁散热器”。人民大会堂、北京亚运会工程、大连的美国领事馆、中南海内、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建筑都采用了他们的产品。 他们的产品出口创汇在全国同行业最早最多。1987年秋,承接了美国达勒斯克公司的首批来样加工合同,成为全国行业内第一家从事出口业务的生产厂家和第一个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现在,他们的铸铁散热器出口北美、西欧、北非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400个集装箱,占全国的80%。 他们在广告宣传上有“三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家生产企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广告;全国第一家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一位赞助商。2006年,被“品牌中国总评榜(1980--2005)暨第二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评定为“中国25大标志品牌事件”之第一。被誉为“首开品牌传播先河”。被载入中央电视台台史。 1979年,中央广播电台将要承办企业广告的消息传到冀县暖气片厂后,企业创始人杨振林力排众议,破天荒地花了3万元钱,在中央广播电台作了全国第一个产品广告。1983年,中央电视台要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冀县暖气片厂派人坐阵北京,经竞争,买下了头条广告。在这次晚会的赞助商排名中,冀县暖气片厂居首位,排在首都钢铁公司之前。难怪一日本人发出“冀暖大还是首钢大?”的疑问。从那以后,圣春公司的广告宣传设有专门机构,每年投入几十万元。广告宣传的形式,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在全国30多个大城市闹市区设固定广告牌;刊发新闻稿件;编制精致的营销手册;赞助文体等竞赛;搞公益广告;……。此外,还经常参加国际性的大型展览会;经常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传播。1984年8月3日,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赞誉他们说,“产品宣传好。”冀县暖气片厂的产品“质量好,内壁承受压力大。这是我从商品广告上看来。”(见新华社《经济参考》报1984年8月18日一版头条消息)他们的工作还得到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