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孙九娘 于 2012-6-1 22:52 编辑 <br /><br /> 三、不断开拓,积极创新 人的一生,是在不懈地开拓中前进的。每个人的能力尽管不同,但只要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在关爱、教育学生方面,也是如此。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我们只有用我们全部的爱,去摸索,去关注,我们才能无愧于我们的职业! 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用我们成功的教育,去引导学生发现成功的学习方法。我以为,育人并不受学科领域的限制,教育中也绝没有对人孤立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如果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对学生进行“心”育,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我们还必须以真诚无私的爱去培育未来社会的优秀之花! 有时候, 宽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他还解释说:“宽容绝不是不讲原则的包庇和迁就,也不是随意的姑息与放纵,它是教师用心灵去感化、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表现。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有人说,老师和学生是: “缘”——人就如一粒沙,海水的涤荡或许会让一些沙聚在一起,这就是缘。 老师和学生是: “朋友”——“集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我们的一件乐事。愿大家学得轻松、愉快、有趣。 老师和学生是: “合作”——相互理解、尊重,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愿教学相长。 …… …… 教师的工作在于研究人、发展人、完成人的社会化。因而教师不能只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灵。其中包括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情感与人际关系,注意医治学生的心理疾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个“轮子”始终和谐互动,相互促进。他要求教师应具有这样的境界:仁者的德行,智者的才干,长者的宽容,善者的亲情。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的人应具备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由此可见,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已由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变为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更新知识的意识及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得好:“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更聪明。”聪明,不仅是满腹经纶,更重要的是会认知、会研究、会创造。如此说来,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的思维更敏捷,使他们的生活更充满了活力。说实话,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甚至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所以,当老师的要乐于向学生学习才行。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不要以为这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受学生喜欢,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譬如,学生讲题,学生讲课等,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高三(一)班的温彬同学在作文里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我相信,到我白发苍苍的时候,回想起高中这段生活,仍不失为最甜美的回忆。是它使我懂得了成功的真谛:必以意志做朋友、经验做顾问、谨慎为兄长、希望为守护神,才能成功在望。假如,生命中不曾有这些,那将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憾事。语文课上“听、说、读、写”的训练,使每个人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每一个过程,都使我们感受着拼搏的幸福;每一个过程,都使我们感受着人生的斑斓。可以这样说,我们的高中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明丽,像天空翱翔的矫健的雄鹰一样豁达,像浩瀚的大海一样包罗万象。它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使我们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充满创造!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靓丽多彩!” 才绵识薄,又妄发议论,难以出门合辙。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漯河铁中 许树人 2003年6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