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6|回复: 4

国际太极拳日设立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从善如流 于 2025-11-28 17:54 编辑
      呵呵、国际太极拳日设立的消息,让爱玩太极的小童子差点乐出后空翻!联合国都给咱太极正名了!这下看谁还说咱公园玩的是“摸鱼养生”? 最近有个老伙计问我:陈、杨、吴、武、孙五式看花眼,要论抗衰防摔,到底哪个才是练家子?咱不聊虚的“嘴皮子”,只说实打实的效果。

      中国太极拳——这可是首个以武术命名的国际日,全球五亿人在玩,咱老知青的外孙在国外留学,说学校都开太极课了。对全民体育来说,这玩意儿可比健身房办卡划算多了,不用运动器材,男女老少无门槛,刚好补上咱老百姓“低成本健身”的缺口;尤其对老先生,摔一跤可不是小事,而太极防摔抗衰的功夫,早被哈佛医学院实锤了:跌倒风险降五成,功能衰退减慢一半。

      五类式子异曲同工之处:保命防摔、轻松抗衰,老同志玩杨式!咱公园晨练的主力军练的都是它,改良后架子高、动作慢,“云手”划圈不用深蹲,膝盖压力小得很。我那78岁的老嫂子,以前买菜都怕摔,练了杨式半年,追着孙子跑一条街不喘大气。它讲究“立身中正”,像头顶线拎着走,玩的就是安全稳当,这可是防摔的关键;慢动作配合呼吸,气血通了,皱纹都少了两道。

      小鲜肉要问了,陈式刚柔并济看着带劲,能不能练?能啊、但得看你身子骨。作为太极老祖宗,它“金刚捣碓”那一下发力是真爽,劲从脚底窜到拳头,练爆发力绝了。但架式低像坐矮凳,还得练“缠丝劲”,功夫没基础硬练容易闪腰。我那老伙计,年轻时玩陈式练得虎虎生风,现在奔八了改练杨式,他说:“抗衰不是比谁劲大,是比谁站得稳、活得舒坦。”

      老同志也有喜欢吴、武、孙三式。吴式小巧灵秀,步距窄转身稳,推手时以小化大,适合小个子或场地小的童子,练好了绕开碰撞也有一套,但防摔的基础稳劲不如杨式直接;武式紧凑刚猛,“落步如钉钉”,练速度是把好手,可节奏快、架式低,老先生练着费劲,除非想专攻实战防身。孙式融了形意、八卦,步法学八卦,发力带形意,适合有基础的“全能选手”,练协调能力没话说,但无基础上来玩,容易手忙脚乱顾不上平衡。

      太极五类式子没有“最优解”,只有“最适配”。国际太极拳日的意义,不就是让咱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吗?我看关键不在练哪式,而在能不能坚持! 见过玩杨式的童姥练出马甲线,也见过玩陈式的少翁还能拿大顶,玩的都是“松沉到位、身法中正”。

       每年春分为国际太极拳日、老顽童天天都是太极热:别纠结哪式最牛,先找个杨式简化版玩起来,每天十分钟“云手”“白鹤亮翅”,把腰杆练直、脚步练稳。等身子顺了,再慢慢玩玩其他式子也不错。毕竟,能让咱健健康康、少摔慢衰的,就是最好的太极式子!
这是什么“王八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20 收起 理由
真真 + 5 赞一个!
笑语翁 + 5 大赞!
汉风 + 5 大赞!
肖燕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2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有关太极拳的林林总总。向您学习!
发表于 2025-11-2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风 于 2025-11-28 18:22 编辑

       我只是见过陈氏太极拳,设立国际太极拳日有利于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是大好消息!为老兄的新作加分点赞!推送精华!!
发表于 2025-11-28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确实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谢谢先生详细介绍。
发表于 2025-11-29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附的图片--- 这是什么“王八拳”? 让我笑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29 02: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