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32

[情感倾诉] 奶奶忆苦思甜孙子不以为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3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咱们对孙子的忆苦思甜孙子却不以为然、甚至心生反感?
      比如饭桌上孙子挑食,奶奶会说:当年我吃野菜长大的,啃根红薯都得抢,你这白米饭扒两口就扔?孙子说:“奶奶,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现在超市啥都有,我当然要挑食啦”。
      又比如孙子不珍惜衣物,奶奶会说:“我们一件衣服要穿几年,你这衣服没咋穿就不要了?”孙子说:“别总拿你们那个时候比,现在有必要总穿一件衣服吗?”唉,问的我是哑口无言。
      仔细一想,奶奶和孙子的分歧没有对错,只是成长环境不同。奶奶的苦多源于物质匮乏,孙子的“不以为然” 是时代的底气,只有互相迁就才是最暖的心灵港湾。
只是奶奶的岁月沉淀与孙子的当下视角相碰撞,出现了最软的亲情羁绊,奶奶的心情多少有些不爽。
       作为奶奶也清楚当代青少年的“苦” 更多是精神压力(如孤独感、学业焦虑)。若仅以过去的物质苦难为例,可能引发孩子的疏离感。
       在物质丰裕的今天,许多孩子对生活的来之不易缺乏直观感受。那奶奶该如何讲述祖辈的奋斗故事能帮助他们理解幸福不是天赐的道理呢?欢迎老友抒发几己见。

评分

参与人数 8人气值 +32 收起 理由
山谷晨音上海 + 1 赞一个!
大山之子 + 3 相当可爱!
宋玉芳 + 5 情真意切!
汉风 + 5 赞一个!
彩色风筝 + 5 情真意切!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1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是忆苦思甜的时代了!
发表于 2025-11-1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只要提过去,孩子就说:不要提“旧社会”,只要提过去的艰难,孩子就会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文化低有说不过她们,只好作罢。
发表于 2025-11-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不同,认识也就不同,让他们对我们当年艰苦奋斗的做法产生感性认识显然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对孩子从小进行耳熏目染的教育,可能能起到一定效果。我儿子在很多方面就比较节俭,我觉得这和他从小接受到的我的节俭做法有一定关系:习惯成自然了!
发表于 2025-11-1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鱼野鹤 于 2025-11-13 09:51 编辑

时代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
   城里人说:现农民都发大财了,一次拆迁拿了好几套房子。他们哪里知道,真正拆迁的农民占比例多少?还不到1%。
发表于 2025-11-1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不教谁之过?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三观缺乏直观感受;老知青讲述祖辈的奋斗故事、咋让他们理解幸福不是天赐的道理呢?
       百善孝为先、身教大于言教:当下“幸福来之不易”对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言,更像一句抽象口号。老知青不必堆砌宏大叙事,不妨从医疗、教育、求职、婚姻这些日常片段切入,呵呵、最真切的道理,永远藏在烟火人间的变迁里。

      讲医疗,别只说“当年缺医少药”,不如拉着孙辈翻老照片:“你太奶奶当年生你爷爷,是村里接生婆用剪刀剪的脐带,消毒就靠烧酒;现在你感冒发烧,社区医院24小时接诊,医保还能报销。”再聊聊自己插队时摔断腿,靠土郎中敷草药硬扛,对比如今微创手术的精准,后辈自然懂“平安健康”从来不是天赐。

      谈教育,不用说“我们当年读书难”,就讲冬夜故事:“你爷爷当年在煤油灯下背书,鼻孔总被熏黑,全村就一间土坯教室,桌椅是石头垒的;现在你有明亮的教室、多媒体设备,连偏远山区的孩子都能上网课。”更可以带孩子去乡村支教点看一看,让他们亲眼见一见“教育公平”是多少人奋斗的结果。

      聊求职与婚姻,不必讲“我们当年多辛苦”,多讲选择的变迁:“当年我上山下乡回来,工作听从组织分配,婚姻孝顺父母教化;现在你能凭兴趣选职业,靠能力闯天地,和心爱的人自由恋爱!”再说说自己当年为了考大学,白天种地晚上啃书本的坚持,让后辈明白“自主选择”的底气,来自祖辈打破束缚的奋斗。

      小鲜肉不是不明道理,社会像只大染缸、高大上的洗脑,勤劳致富缺失具象的感知。老知青的身教,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喂饭式说教,而是把奋斗史揉进柴米油盐的对比中。当后辈从爷爷奶奶的经历里,看见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咬牙坚持,自然会懂得:所有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
发表于 2025-11-1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发表于 2025-11-1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这个话题提得好~ 很普通的一个话题,让孩子们很反感。不要说孙子辈,以前我对孩子们说起妈妈下放农村的事情,他们一脸的不屑,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听起来像解放前一样的。
发表于 2025-11-1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偶尔会讲,爷爷奶奶小时候没有吃的, 铅笔盒子都是哥哥姐姐用剩下来,颜色都没有了,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来的。

但我不要求他们要珍惜衣服,珍惜食物, 他们要扔就扔吧!

十几年前, 我跟儿子说要珍惜食物。 他说, 我懂你的心, 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饭吃, 海地的人还在吃泥巴。 但是我再珍惜, 留着食物也送不到给他们吃, 我再珍惜他们还是吃不到。
没办法, 时代在前进, 我们要“与时俱进”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17 2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