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汉风

[情感倾诉] 我终于弄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精妙所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之州 发表于 2025-10-9 11:06
谢谢汉风老师倾情讲述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地方我也去过,当时感觉神奇的是在没有 ...

真可以称得上千秋万代的经典工程,李冰父子伟大,我们的祖先伟大!
发表于 2025-10-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人定胜天是一句过于乐观的话,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都江堰工程,就是利用物理原理,让岷江水从宝瓶口注入灌渠。这就是,人,战胜了自然环境---天。
想到了新疆的坎儿井了,也是老祖宗的聪明和智慧的杰作。
发表于 2025-10-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中国通史》中说,诸葛亮除了是军师,还对农业、水利灌溉方面做出了贡献。一会儿空下来网上搜搜,了解一下。
发表于 2025-10-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中,第5张,那栋古建筑,深深吸引我,这样的古建筑,现代人不会这么设计制造了,弥足珍贵。
发表于 2025-10-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脚驴友坐谈无坝胜有坝


       老知青和小鲜肉登上秦堰楼,眯眼一瞅都江堰全貌,那两道拦腰横亘的水泥大坝,碑上怀古:“这要是李冰父子俩站在拱坝上,保准得怒发冲冠!”
      
      遥想当年,古代水利天才 “敢叫江河改道” 彰显的般若蜜多,用竹笼装石、杩槎截流,硬生生造出 “四六分水” 的奇迹。汛期来临时,江水乖乖按比例分流,旱时又能引水灌溉,简直比咱当年记工分还精准。那会儿没钢筋水泥,全靠脑子和力气,却让成都平原成了千年 “天府之国”,这般大智慧,能让如今的砖家叫兽都得汗颜!


      再看现在的拱坝,水泥浇筑得溜光水滑,机器轰鸣不停,可当年 “深淘滩,低作堰” 的伟大创造,倒像是被风吹走了似的;“四六分水” 的神奇效果?早没了踪影!小童子打趣:“要是李冰老先生瞧见这场景,怕是要仰天长叹:‘呜呼、修堰是让龙王乖乖听话,不是把水怪圈起来呀!’”

     呵呵、话说回来,今人修坝也有今人的考量,只是少了点古人 “道法自然” 的巧劲。站在秦堰楼上,看着古今水利工程交相辉映,老少爷们笑着摇头:“还是得给李冰父子竖个大拇指,这老祖宗的智慧,再过多少年都不过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25-10-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善如流 于 2025-10-9 13:43 编辑



横向坝与纵向堰:不怕不识货哈——
      童子俩在秦堰楼唠完古今坝,心里头还揣着个疑问:为啥如今要修横向大坝,跟老祖宗的纵向飞沙堰比,到底谁更高明?
      先说啥偏爱横向大坝。当年李冰修飞沙堰,是顺着岷江河道搭的 “长条形软堰”,竹笼装石、杩槎撑着,靠的是 “顺水性”—— 水大了漫过去排洪,泥沙也跟着走,像咱当年在田里顺垄浇水,不跟庄稼较劲。可现在不一样了,成都平原人口翻了好几番,工厂机器天天转,光靠 “四六分水” 浇地可不够。横向大坝像道厚实的 “拦水墙”,能把江水存起来,天旱时给庄稼解渴、给工厂供水,还能推动发电机,让家家户户晚上亮灯,这都是纵向飞沙堰干不了的活儿。再说现在有水泥钢筋、大型起重机,修横向大坝又快又结实,搁当年没这条件,想修也修不成。

       再看纵向飞沙堰的厉害。李冰父子那会儿没先进工具,全靠蹲在江边观察,摸透了岷江 “水急沙多” 的脾气,才想出了飞沙堰的法子。它不硬拦水,而是顺着水流 “疏导”,水小的时候把水引进内江浇地,水大的时候多余的水和泥沙从堰上漫过去,顺着外江排走,既不淹上游,又能保证内江水清,就像咱当年种庄稼,知道啥时候松土、啥时候施肥,顺着作物性子来,才能有好收成。这飞沙堰一用就是两千多年,成都平原一直是 “天府之国”,这份 “道法自然” 的智慧,就算现在的水利专家来了,也得竖起大拇指。

      那到底谁更高明?古今没法一概而论。李冰父子的飞沙堰,高明在 “懂水”,不跟自然硬杠,用巧劲让水为百姓服务,而且用了两千多年,这份 “可持续” 的本事,就像老祖宗传下来的老手艺,越品越有味道。现在的横向大坝,高明在 “控水”,靠科技手段解决了现代人多、需求大的问题,能防洪、能发电、能供水,就像咱现在用的拖拉机,比当年的老黄牛效率高多了,能应对复杂的新情况。

      咱老知青走过不少路,最明白 “啥时代用啥法子” 的道理。在当年,飞沙堰是最适合的治水妙招;在现在,横向大坝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要是能把古人的 “巧劲” 和今人的 “硬劲” 结合起来,既懂水的性子,又能用好科技,那才是般若波罗蜜的治水之道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岚 发表于 2025-10-9 11:17
都说人定胜天是一句过于乐观的话,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都江堰工程,就是利用物理原理,让岷江水从宝 ...

这个水利工程历经千年仍在使用,堪称世界奇迹,所以都江堰被定为5A季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岚 发表于 2025-10-9 11:20
纪录片《中国通史》中说,诸葛亮除了是军师,还对农业、水利灌溉方面做出了贡献。一会儿空下来网上搜搜,了 ...

诸葛亮在国人眼里是智慧的化身,全能型的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岚 发表于 2025-10-9 11:24
照片中,第5张,那栋古建筑,深深吸引我,这样的古建筑,现代人不会这么设计制造了,弥足珍贵。

那是都江堰景区的南桥,古色古香,也是灌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风 于 2025-10-9 16:43 编辑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10-9 13:20
赤脚驴友坐谈无坝胜有坝

       老知青和小鲜肉登上秦堰楼,眯眼一瞅都江堰全貌,那两道拦腰横亘的水 ...

“深淘滩,低作堰” 深谙大智慧,我只是上去了秦堰楼,最高的玉垒阁因体力不支,只得作罢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0-14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