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53|回复: 73

[原创游记] 普救寺与鹳雀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风 于 2025-10-4 07:02 编辑

                
       大巴车沿京昆高速公路穿越太行山向南行驶,当车窗外的山峦逐渐被黄土高原的沟壑取代时,山西永济已近在咫尺。在风陵渡大桥横跨黄河前,我们决定驶离高速,循着导航指引驶向两处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胜地:普救寺与鹳雀楼。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东侧的峨嵋塬上,这座始建于唐代的佛教十方禅院,因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而闻名天下。沿着陡峭的石阶攀上塬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大钟楼,穿过钟楼,便是西轴线的核心建筑——莺莺塔。据说以石击塔,清脆的“咯哇”声如蛙鸣般回荡,正是古时“普救蟾声”的由来,不知为何我却没有听见。
     寺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梨花深院”,这座仿唐建筑群完整复刻了《西厢记》中的场景,仿佛在诉说“跳墙赴约”的浪漫往事。据说国庆期间,寺内要上演《状元迎亲》的实景剧,重现张生高中后迎娶崔莺莺的盛况。
       黄河东岸的鹳雀楼在阳光下宛如一座金色宫殿。这座始建于北周、重建于1997年的楼阁,以73.9米的总高度成为“中国四大名楼”之首。六层观景台上,王之涣的青铜塑像执笔远眺,背后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鹳雀楼”匾额。登上顶层,极目远眺:黄河如一条金色丝带蜿蜒东去,中条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远处“白日依山尽”的壮阔与近处“黄河入海流”的磅礴交织成一幅动态的山水长卷。
       楼内每一层都暗藏玄机:一层通过全息投影重现大唐蒲州的繁华盛景;二层以互动屏展示华夏根祖文化;三层则陈列着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与风陵渡西王村遗址的考古发现遥相呼应。
       浏览了普救寺和鹳雀楼,大巴车终于驶过了风陵渡大桥,在宽阔的河面上,望着不远处黄河边上风陵渡口,她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对岸便是潼关雄关,宽阔的河面与中条山、秦岭的夹峙形成天然屏障。如今,原始黄土与现代设施的碰撞,让人在静谧中感受历史的温度。
       大巴车很快驶过了黄河大桥,我想,那风陵渡的浪花,仍在诉说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故事吧。

      
       远眺颧雀楼

        
       黄河岸边看日出

      
       普救寺
      
       鹳雀楼留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20人气值 +83 收起 理由
活在诗里 + 5 大赞!
北方雁 + 3 大赞!
园弄桥 + 3 大赞!
撫順地質老人 + 5 大赞!
同舟共济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善如流 于 2025-10-4 10:54 编辑


     咱们这帮老知青、揣着满肚子的古人古事,兴冲冲奔着莺莺塔去。原想着在塔前捡块石头轻轻一敲,便能听见那传说中清亮的 “普救蟾声”,说不定还能脑补出张生和崔莺莺的浪漫桥段。可蹲在塔前敲了半天,石头都快敲碎了,耳朵竖得像雷达,除了游客的喧闹,啥特别声响都没有。

      俺不灰心,又绕到塔后寻那西厢 “跳墙赴约” 的地儿。学着戏里的模样,扒着墙头探头探脑,心里还念叨着 “崔小姐,小生来也”,结果只瞅见墙下摆满了卖纪念品的小摊,摊主还热情地招呼俺买个莺莺塔模型。呵呵、哭笑不得,这哪是寻古,分明是进了小商品市场!

      登上新修的鹳雀楼,楼是气派,雕梁画栋的,可登到顶层往下望,眼前仿古建筑群,望不见长河的影子,更别说 “黄河入海流” 千里目的壮阔了;呵呵,现在这古迹修复咋都一个样?修旧如新,把老祖宗留下的那点韵味全修没了。走到哪儿都是差不多的商业化,卖着差不多的纪念品,同质化得让人犯迷糊。好好的怀古之地,愣是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商业景点,咱们这帮老顽童想寻点怀古诗情,就要请教王之涣来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铁歌 + 5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4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清晰,再现历史,文字厚重,层次分明,最欣赏最后一句,给人启迪与思考!
发表于 2025-10-4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弟佳作:普救寺与鹳雀楼,图文并茂,风景宜人!文笔优美,分享点赞!
发表于 2025-10-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景色真不错,读帖学习,感受这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
发表于 2025-10-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10-4 07:49
咱们这帮老知青、揣着满肚子的古人古事,兴冲冲奔着莺莺塔去。原想着在塔前捡块石头轻轻一敲,便能 ...

您玩出美味,快乐无比。
发表于 2025-10-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莺莺塔,过去没啥人骚扰,以石击塔,清脆的“咯哇”声如蛙鸣般回荡。现在,游客如织的,那蛙鸣声都吓回去了哈。所以听不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红红的太阳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鹳雀楼三个字,我就想,“莫不是白日依山尽”的出处,哈哈,正是,为自己的好记性点赞---孙女小时候,我教她背唐诗,曾经查过登鹳雀楼的鹳字,可不敢对孙女念白字。
发表于 2025-10-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仰韶文化,就想起中学历史老师用江浙普通话说的这四个字。那女老师姓宣,一只眼睛是白眼,搁现在,大概不能当老师了,她还是四班班主任呢,很有驾驭学生的能力。
发表于 2025-10-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有历史遗迹的地方,比游风景胜地有意思,哪怕是古长城的墙根,也会让人彷佛听到历史的洪钟大吕在耳边震响。
历史的遗迹是无声的,内涵却是宏大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0-14 0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