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9-4-22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小童子看打碗花:花不醉人人自醉?这花偏要撩俺心!
呵呵,要是王阳明穿越到现代,刷到这组打碗花照片,估计得把 “心外无物” 的家训暂时折起来当书签 —— 毕竟这花长得太懂人心了,连花瓣上的纹路都像精心算过,生怕勾不住看客的目光。
您瞧这打碗花,藤蔓绕得比哲学家的思绪还缠绵,粉白花瓣卷得恰到好处,既不似玫瑰扎人,也不像茉莉太淡,活脱脱把 “中庸之道” 开在了草丛里。要是王先生蹲在花丛前,怕是要对着花念叨:“尔心为何如此通透?竟知吾辈想看些什么!” 说不定还会伸手碰一碰,又赶紧缩回 —— 怕碰坏了这 “心外之花”,回头弟子们追问 “花在你心还是在枝头”,可不好圆场。
最妙的是光影,把花瓣照得半透不透,像极了文人墨客藏在字里行间的小心思。老先生要是心情好,保不齐会说 “此花因吾见而艳”;要是赶上他琢磨 “知行合一” 没头绪,说不定会盯着花感叹:“你倒知行合一,想开就开得这么痛快!”
这组照片哪是拍花,分明是抓准了 “看花即看心” 的精髓。小童子见了,怕是要把《传习录》翻到最后一页,添一句:“心外无花?此花例外!” 毕竟谁能拒绝一朵长得又乖又会撩拨心情的打碗花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