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深秋红枫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创意AI音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AI音画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发表于 2025-8-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旅居天姥山感悟:不怕不识货:诗词里的精神境界之差!
      在中国诗词长河中,《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重上井冈山》,恰似两颗风格迥异却同样璀璨的星辰。李白以瑰丽奇幻的梦境勾勒天姥山的雄奇;李得胜以雄浑豪迈的笔触书写井冈山的新貌。可见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更能清晰看到封建士大夫与革命先驱在人生境界、价值追求上的天壤之别 —— 前者沉溺于虚幻梦境的无病呻吟,后者则立足现实大地的豪情壮志,而《重上井冈山》所传递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人理应崇尚的时代灯塔!
      呵呵、李白笔下的天姥山,是一场脱离现实的虚幻狂欢。“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篇便以 “瀛洲” 的虚无缥缈衬托天姥山的 “或可睹”,却仍未脱离 “烟涛微茫” 的朦胧感。诗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的壮阔,“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的奇幻,皆是李白在梦境中的想象构建。彼时的李白,虽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傲骨,却也困于封建士大夫的局限 ——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时,他选择逃入梦境,在虚幻的山水间寻求精神慰藉的 “梦游”,反映出封建文人墨客常见的精神状态:他们心怀家国却无力改变,胸有抱负却受制于时代,最终只能将满腔情绪寄托于风花雪月、山水梦境,看似浪漫洒脱,实则是一种自我麻痹。他们的 “愁”,是个人仕途不顺的 “小我之愁”;他们的 “狂”,是脱离现实根基的 “虚幻之狂”,终究只是玩玩嘴皮子;无法为时代带来真正的改变。
      而《重上井冈山》则截然不同,它是一首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奋斗赞歌。“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开篇便掷地有声,将个人志向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练家子看到的不是虚幻的仙境,而是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的真实新貌;抒发的不是个人的失意愁绪,而是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的豪迈气概。这首诗词里没有逃避,只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没有抱怨,只有改造世界的决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重上井冈山,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继续奋斗的宣言。诗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的信念,不是空泛的口号,正是建立在革命实践基础上的真理 —— 它源于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现实斗争,指向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远大目标。这种精神,跳出了个人得失的狭隘格局,展现的是 “大我” 的担当,是真正能打破局限、创造未来的精神脊梁!

      今天,我们崇尚《重上井冈山》,不仅仅是它的文学造诣,更是它所蕴含的奋斗精神、务实精神和担当精神,正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精神养分。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不需要沉溺于虚幻梦境的逃避,而需要 “重上井冈山” 的勇气 —— 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进取,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
      诗歌是时代的镜子,李白的梦游天姥,映照出封建时代士大夫的精神缺钙;伟人的重上井冈,辉映出革命先辈的精神境界。摒弃无病呻吟的虚幻,崇尚脚踏实地的奋斗,这不仅是对两首诗词的最好解读,更是我们面对玩年、面对时代应有的态度。唯有以 “登攀” 之志,行务实之举,才能在新时代的 “井冈山” 上,书写属于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华章!
发表于 2025-9-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的好制作,下功夫了!敬佩!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0-14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