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33

[回忆录] 从一张老照片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上生明月 于 2025-8-5 23:06 编辑

这是一张四十年前泛黄的全家福老照片,岁月在相纸边缘留下了淡淡的斑驳痕迹。每当我凝视这张照片,心中便涌起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悲喜交织,百感交集,仿佛五味陈杂于心头,那种深沉而绵长的思绪,唯有自己才能在静默中细细咀嚼、默默回味。

照片定格在1985年春天一个阳光微暖明媚的清晨。画面中,是我与相濡以沫的老伴和我们两个年少的儿子。大儿子刚满二十岁,眉宇间透着青年人的朝气与坚毅;小儿子尚不满十五岁,稚气未脱却已显露出少年的倔强。这是我们全家人生平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弥足珍贵,意义非凡。

说起来来这张照片其实来之不易,承载着我们家庭一路走来的坎坷与辛酸,记录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坚守与期盼。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我与妻子于1958年结为连理,彼时我中专毕业,留在省城工作,而她则在老家务农,从此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那便是当时人们口中所说的“一头沉”式的家庭。妻子独自一人挑起家庭重担,不仅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还要赡养一位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她在生产队里起早贪黑,拼命挣工分。甚至怀着身孕舍不得休息,拼搏在田间地头。更感人的一幕是临盆产子的当天下午包工独自砍高粱,不能下蹲,弯着腰签高梁穗子,凭着坚韧不拔的苦干坚持和毅力,一个人竟然砍出了九个蜀黍头(困)。一个下午挣到了两天的工分,连生产队长都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就这样拼死拼活的干活,每到年底结算,依然不够抵扣全家的口粮钱,不仅分不到一分钱红利,反而还要倒贴“黑码钱”。而我当时的月工资微薄,平均每人还不到八块钱。那段日子的艰难困苦,如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心酸不已。

时光荏苒,送走了老母亲,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大儿子已二十岁,正值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他高考落榜,只能无奈地留在家乡的那片黄土地上,迎接他的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似乎注定要将一生奉献给这片贫瘠的土地。作为父亲的我,心中满是痛惜与不甘,始终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带着他们跳出“农门”,改变命运。

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命运的曙光悄然降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兰州铁路局面向全国招聘科技人员,支援大西北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聘者可以享受到“农转非,带家属入城市户口”,等优惠条件。我仿佛看到了通往希望的桥梁,我毫不犹豫地写信报名,不久后,兰州铁路局派人前来逐一面试。幸运的是,我被正式录用了!

1984年8月,我孤身一人踏上西行的列车,车厢里响起轻音乐“步步高”,随着音乐的节奏,列车缓缓开动,离开了工作廿多年的省会城市——郑州。穿越千山万水,历经长途跋涉,最终抵达目的地——青海省海西地区格尔木市。那时的格尔木,遍地黄沙,荒凉苍茫,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为了实现一家人团聚的梦想,为了让妻儿脱离农村的困顿生活,我甘之如饴。我被分配到格尔木铁路医院药房工作,虽然岗位平凡,却让我倍感踏实。

一切安顿妥当后,组织上给予了我一次带薪休假的机会。我迫不及待地回老家河南将妻子和两个儿子接到格尔木。那一刻,长达二十多年的分离终于画上了句号,我们一家四口在遥远的西北边陲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团聚!这张全家福,正是我们在抵达格尔木不久后,在格尔木火车站前拍摄的。清晨的阳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饱含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那一瞬,被永远定格,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随着乾坤流转,两个儿子相继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建立了各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我和老伴也终于迎来了晚年安宁、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然而,命运终究未能让这份幸福长久延续。我那相守一生、共历风雨的老伴,终究没能享尽晚福。她带着对亲人深深的眷恋,于2023年5月悄然离世,驾鹤西去,终年83岁。留下我独自面对空屋孤灯,形单影只,心如刀割隐隐作痛。

如今,每当我再次翻开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泪水不禁悄然滑落,滴湿衣襟。这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段血肉相连的记忆,是一部浓缩了半生悲欢的家庭史诗。它见证了苦难中的坚守,也铭刻了团圆时的温暖。纵然物是人非,这份深情,永不褪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1人气值 +49 收起 理由
晚霞美景 + 5 赞一个!
山谷晨音上海 + 3 赞一个!
从善如流 + 3 情真意切!
铁歌 + 5 大赞!
笑语翁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8-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叙事清楚,文笔流畅。那张照片记录了您们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记录了您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老伴的一片深情。愿您在儿孙们的关照下安度晚年!
发表于 2025-8-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看这张难忘的照片~ 明月老师从一张照片写出了和妻子相濡以沫的日子, 从艰苦的农村生活到孩子全部有了工作, 成了家, 终于过上了好生活。

好日子总也过不够, 转眼,老伴走了, 老师心疼, 无奈面对孤苦。

希望老师坚强起来, 人生最后一段路总是要孤单向前的。
发表于 2025-8-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老友从一张老照片想到妻子 在生产队里起早贪黑,拼命挣工分。独自一人挑起家庭重担,不仅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还要赡养一位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的老母亲。
发表于 2025-8-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兄的文字感人至深,我知道您所处的时代比我们还要难得多,洗完联系尽快抚平失去老伴的创伤,安享晚年,活着就是胜利!活着才能享受国家发展的带来的果实。
发表于 2025-8-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真是很艰难,老照片的故事也是社会的缩影。看到后面我眼泪都出来了……
发表于 2025-8-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深受感动,相信您在儿孙们的关爱下安度晚年!问候。
发表于 2025-8-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晚上好,非常感人的文章,一生不容易呀,愿老伴在天堂一切安好,愿您晚年平安、幸福!
发表于 2025-8-5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老照片发上来就更完美啦!遥祝夏安!
发表于 2025-8-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好感人!问您好老师!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0-14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