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51|回复: 11

关系再好,借钱试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鱼野鹤 于 2025-8-4 15:53 编辑

在2002年左右,当时网络上到处都是《论坛》,特别以冠上“老三届”、“知青”的试坛最多,更是各地的《老年论坛》、《电脑技术论坛》人气非常旺。
当时注册论坛不需要什么验正、更不需要手机号认正。
   我也注册了不少论坛,记得当时有一个“碧聊”下面几乎全部是论坛,一个网名全部通用。论坛里面还有“语音聊天室”。
开始是单声道、后升级为立体声。只有语音、没有视屏。凡注册的人到时进《语音聊天室》唱歌、听歌曲。
   每个语音聊天室都有几位网管,帮助排麦、护麦……
其中某老三届聊天室中,一个辽宁的女网管非常认真,普通话准、为人热情,她每天准时为大家服务,网上几乎都叫她为XX姐。
  有一天,她在论坛发了文章,大意内容是:
  儿子高考落榜,经某涉外中介介绍去日本留学,是边打工、边学习的一类。因家庭一时拿不出一大笔钱,向论坛上好心朋友借的钱,到一年本、息一次性付清……
   帖子过了二天,有网友回帖,大意是:
姐儿子去日本学习,大家该支持。可姐你考虑过吗?这涉外劳务中介可谱吗?万一遇上骗子搞不好人才两空。再说去日本学习打工,人生地不熟,这钱一定能赚得还吗?大家虽然每天听得姐熟悉的声音,可大家之间只是一个网名,怎么能保证这钱安全回报?……
接下来有不少网友跟帖,内容大同小异。
从此后,这《语音聊天室》几乎没什么人气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5 收起 理由
从善如流 + 3 不可爱!
大山之子 + 3 大赞!
真真 + 5 赞一个!
廖若晨星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8-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告知 关系再好,借钱试试
发表于 2025-8-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确实不能轻易借出。
发表于 2025-8-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是不能借。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鱼野鹤 于 2025-8-4 20:40 编辑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5-8-4 16:48
谢谢老师告知 关系再好,借钱试试

谢谢老师交流互动。

更何况大家不认识,只是一名网名。
其实她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8-4 17:02
钱确实不能轻易借出。

谢谢老师交流互动。

更何况大家不认识,只是一名网名。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25-8-4 19:17
这种情况是不能借。

谢谢老师交流互动。

更何况大家不认识,只是一名网名。

点评

向老师问好!  发表于 2025-8-5 20:15
发表于 2025-8-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聊不靠谱!借钱需小心!
发表于 2025-8-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无余钱,如何布施?
       她儿子的留学故事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普通人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与坚韧。当他开口向网友借钱,承诺一年后连本带息归还时,听闻者或许会叩问自己:若换作是我,该如何回应这份带着生活重量的请求?尤其当 “无余钱” 成为现实阻碍时,“布施” 二字似乎便成了遥不可及的虚词!       细想之下,真正的善意从不在数字里打转,它藏在目光的温度里,躲在经验的褶皱中,甚至栖身于一句恰到好处的沉默里:
      布施的第一层认知,是承认自身局限时的坦诚。面对借钱的请求,打肿脸充胖子的 “假性慷慨” 往往比直言 “力不能及” 更伤人。曾见过有人为撑场面勉强借钱,却在日后用冷言冷语不断提醒对方的亏欠,这份带着怨气的 “帮助”,最终变成两败俱伤的枷锁。不如委婉诉说自己的处境:“最近孩子刚交了学费,房贷也压得紧,实在腾不出余钱。” 这种不加修饰的真诚里,藏着对彼此关系的尊重 —— 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低估对方的理解。她儿子在异国打工求学,早已深谙生活的艰难,一句实在话或许会带来瞬间的失落,却远胜日后因勉强而生的嫌隙。
      比金钱更珍贵的布施,是为他人搭建跨越困境的脚手架。那位在日本边刷碗边背单词的年轻人,真正需要的或许不只是启动资金。曾有留学生回忆,初到异国时最崩溃的不是语言障碍,而是深夜打工后找不到 24 小时药店的无助。若能分享自己或亲友的留学经验 —— 哪里能找到薪资合规的兼职,如何平衡打工与上课时间,甚至推荐几个靠谱的二手教材交易群,这些琐碎的信息如同暗夜里的路灯,能照亮陌生环境里的盲区。若将自己的留学笔记整理成电子文档,详细记录着办理签证的注意事项、性价比高的食材采购点,这份 “非物质布施” 无相布施传阅,帮助留学的人也是无量功德。
      更深沉的布施,是给予对方体面的空间。当朋友开口借钱时,他早已放下了部分尊严。此时最残忍的回应,莫过于追问 “为什么非要去日本”“打工能顾得上学习吗” 这类看似关切的问题。不如轻轻说一句:“我现在确实不方便,要是有其他能帮忙的,比如翻译材料、查学校信息,你尽管开口。” 这种 “退一步” 的姿态,既明确了边界,又保留了对方的体面。曾有位朋友向我借钱炒股,被拒绝后反而松了口气 —— 我没有追问股市细节,只是说 “家里最近刚投资了项目,实在周转不开,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别嫌少”,递过去的信封里是两千元现金!多年后这位朋友仍记得:“那一刻我知道,你没把我当乞丐。”
      生活的真相往往是,我们多数人都在 “有余力” 与 “自顾不暇” 之间摇摆。当口袋空空时,不必为无法提供物质帮助而愧疚。真正的布施从来不是踮脚够到的虚荣,而是看清自身局限后的清醒,是将心比心的体谅,是把他人的难处放在心上的真诚。就像同事儿子在东京的夜晚,或许一碗热汤面的温暖,比一张汇款单更能让他记住人间的善意 —— 而那份善意,本就与金钱无关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25-8-5 10:29
网聊不靠谱!借钱需小心!

谢谢老师交流互动。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0-14 1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