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寒 于 2025-6-8 21:24 编辑
竹园兄说:“要学写古风者,就得掌握汉魏古韵;学写格律诗者,就得掌握平水韵;学写词者,就得掌握词韵;学写曲者,就得掌握曲韵。这是学诗者之分内之义,正如要读古书,就得掌握古文一样。”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定理,绝对正确! 不过小弟作为们外汉想请教竹园兄几个问题: 1.兄是搞这方面专家,我想知道现今掌握汉魏古韵、平水韵、词韵、曲韵的人占写诗词人数比例多大?读者能鉴赏人有多少? 2.兄认为“写格律诗者,就得掌握平水韵”,如果用今韵写格律诗是否不叫格律诗?是否定义为自由诗? 3.如果既不按格律,又用今韵,那是否叫打油诗?还是叫今诗? 我这首诗显然用了 “平水韵”,若按新韵(今韵)恐怕又“失律”了!其中“脱”和“吃”在平水韵中为“仄”声,在新韵中为“平”声。那么这首诗“脱、吃”显然是“平、平、”,对不上了。见下诗: 禅子唐僧本一身,
香斋膜拜脱红尘。
愚氓和尚犹能训,
白骨成精必吃人。 这就存在又一个问题,今天掌握新韵人比比皆是,为了推广格律诗首当其冲是用今韵,这点我早就主张了。今萧先生的“改革”主张我是认同的。不知你们诗界讨论过否?结论如何? 这次通过这首诗从自由诗走向正宗格律诗过程都是在兄的指导下成果,收益匪浅,深为感谢!对于一绝句从22号到25号写成时间是够长,但我从不会到会所花时间也不算长吧? 如果再学“孤平拗救”..等恐怕会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