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5-6-1 15:03 编辑
【科普散文】又是槐花飘香季
八月黄花国槐
五月白花刺槐
白花刺槐
国槐秋季结果状 出自健身进补的需要,每年初夏,我都驱车市郊,去寻觅那追赶花季的养蜂人,徜徉在又白又香又甜的槐花海洋。从小小蜜蜂精心构筑的巢脾里,攫取它们辛勤酿制的蜂蜜和王浆。
时间长了,养蜂人得知我是《赏花品蜜赞峰群》的行家里手,故每逢交谈总是离不开“蜂群秘事”和“花色树种”。
屈指算来,从植物园南麓到棋盘山西径,今年已经是26个年头了。初夏的槐花,那一嘟噜一嘟噜如同飞蝶展翅般挂满枝头,点缀在茂密的绿叶间,显得十分热闹;在微风吹拂下,到处荡漾着洁白无瑕;芬芳数十里,醉倒千万家。 不仅让人想起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
刚巧,偶遇也是前来购买蜂蜜和王浆的资深老者,只见他一边吟诵“人间四月芳菲尽,唯有槐花暗香来“的诗句”;一边向随行的子侄传授:这些香飘十里的蜜源植物就是来自“山西洪洞老槐树”的子侄。
听了老者的吟诵和对后人的交待,似乎又触动了我好为人师的怪癖。不仅在当场讲述了“五月开白花的刺槐”与“八月开黄花的国槐”的区别;回来后又赶写了《开白花的刺槐 老家不在山西洪洞》的一篇科普散文。
◎五月开白花的是“刺槐”,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宋•苏轼 《槐花》 刺槐俗称洋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褐色,有纵裂纹。枝条具托叶刺,羽状复叶有小叶7-25,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或微凹,有小尖头,基部圆形。花白色,花萼筒上有红色斑纹。花果期5月。果10-11月成熟。刺槐的花为白色,有芳香气味,宜食用。
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原产地北美洲。上世纪初才引入我国,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
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是优良蜜源植物,花甜香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沈阳槐花蜜和广州荔枝蜜、吉林椴树蜜都是我国的优良蜂蜜。
沈阳每年5月19——25日都要举办“槐花节”,届时十里花海,集中连片,覆盖了山头,铺满了山坡,像是绿岛披上一层白纱,让人流连忘返。
◎八月开黄花的是“国槐”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唐•白居易《暮立》 国槐,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冠军圆形。小枝绿色,皮孔明显,冬芽芽鳞不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枚,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浅缘。
顶生圆锥花序,初开的花蕾经炒制加水可作黄色染料。抗日时期八路军的草绿色军服,就曾经选用国槐的花蕾漂染。荚果于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熟时不开裂,肉质,悬挂树梢,经久不落。花期6-8月,果期10月(见图4)
史料记载,山西洪洞有一棵存活两千年以上的古槐,据说唐初名将尉迟敬德曾在此树拴马。明代朱元璋提倡向中原大量移民,以洪洞县为集散地,离家外迁的人,大都回头仰望广济寺的古槐,留恋之情依依。故有“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民谚。
◎ 切记,两者有明显差别差别! □□一年一度槐花香,槐花有白也有黄。八月黄花结荚果;五月白花流蜜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