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30

浙江临海重新复建中津浮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3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廖若晨星 于 2025-5-13 10:01 编辑













浙江临海60年代老浮桥

  临海中津浮桥简介 1.历史渊源与古代建造


中津浮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由台州郡守唐仲友主持修建,位于临海兴善门外的灵江中津渡口,是台州首座浮桥


。其设计科学采用50艘木船分25节串联,通过缆索、地锚固定,


桥长287米、宽5米,适应灵江潮汐涨落日差数米),首创“活动


引桥”技术,通过可升降栈桥衔接两岸,苏东坡曾以“机牙任伸缩,


涨落随高低”形容其动态特点。唐仲友在建桥前还制作1:100


模型试验,这一方法在当时极为先进。



2.功能与历史地位


浮桥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终结了灵江“船渡”历史,


被《浙江桥梁》《中国古桥技术史》列为中国古代浮桥技术典范.


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融入市井生活:挑夫、渔民、商贩穿梭其间,


成为临海人集体记忆的载体。1922年朱自清在《望江楼》


中描绘其市井诗意,1927年“严禁浮桥勒索碑”等文物留存至今,




3.现代重建与文旅价值


2025年4月30日,中津浮桥以全新面貌重现灵江,全长280米、宽


5米,采用14节桥脚舟和7节浮箱的钢结构设计,保留宋代风貌的


同时增强安全性,适应潮汐冲击。其重建是临海“府城记忆工程”


的核心项目,连接北岸古城景区与南岸文旅集散中心,


形成“一江两岸”景观轴线,成为游客打卡点和市民乡愁载体。



4.文化象征与技术传承


浮桥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



复古元素


桥脚舟采用尖头渔船造型《象征临海人“乘风破浪”精神。


技术创新


可拆组结构便于应对水文变化,无障碍通道保障包容性。经济赋能。

带动南岸文旅业态发展,如特色酒店、风物展示等,推动临海旅游升级.


总结:中津浮桥跨越800余年,从南宋交通动脉演变为现代文标,



既是技术杰作,也是临海历史与情感的时空连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1人气值 +45 收起 理由
山谷晨音上海 + 3 赞一个!
老马阿飞大哥 + 4 大赞!
沧浪愚翁 + 3 赞一个!
撫順地質老人 + 5 大赞!
春寒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13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拍,漂亮的大桥!
发表于 2025-5-13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美拍!
发表于 2025-5-13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将文字与图片合成一帖为好。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芳 发表于 2025-5-13 06:42
欣赏美拍,漂亮的大桥!

谢谢宋老师关注 鼓励 点评 支持  上午好
发表于 2025-5-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朋友的美拍。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友关注 鼓励 点评 支持  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5-13 07:43
老师:将文字与图片合成一帖为好。谢谢!

谢谢老师关注 鼓励 点评 支持  上午好我本来合成一帖已 发上了 一看文字糊了 我重新整理一下 结果把文字整没了 我只好另外发了
发表于 2025-5-1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5-5-13 08:36
谢谢老师关注 鼓励 点评 支持  上午好我本来合成一帖已 发上了 一看文字糊了 我重新整理一下 ...

麻烦您再看一下,尽量把它编辑好。不着急!
发表于 2025-5-1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浙江临海重新复建中津浮桥”。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0-14 1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