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86

[随笔] 一毛钱的烫伤药哪里有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彩色风筝 于 2025-5-5 15:30 编辑

   80年, 我母亲病危, 暑假带着外甥女一起去探望母亲。 老母
还住在医院里。


   那时候, 老房子, 楼梯旁的空位上摆着煤炉子, 烧着满满一
大钢精锅的沸腾热水, 是一家人的洗澡水。


   那几天正是炎热的日子, 女儿还是两岁。 外甥女是姐姐的女

儿,我妈带大的,所以带她回来看外婆, 谁知道她十岁了,还添
乱。



  我每天都要去探望母亲,忙乎乎的, 虽然老公也去了, 我有点
忙。叫她去晒台上拿脸盆装点冷水来, 我帮她拿热水洗澡。谁知
道,她一一跳地下楼梯, 在楼梯上摔了一跤, 手上拿的脸盆打
在炉子上,子倒下来, 上面一锅沸水倒在她的大腿上, 火红的
煤球还好没有滚到她的身上, 但是滚得楼上楼下都是火球。


  她尖叫起来, 我急得,看着火球满地滚,怕着火, 又想看她的
腿,慌乱得不得了!我还是先把楼上楼下满地滚的煤球先捡起来了,
天气那么炎热, 都是木板的楼梯, 好可怕!着火怎么办?


  母亲不在家, 我慌得六神无主。 外甥女的整条大腿上全部起
了水泡,大泡小泡重重叠叠, 我不知怎么办才好。


  邻居阿姨都跑来看, 七嘴八舌的, 有的说,赶紧去医院; 有的说
医院要剥皮的, 这些泡泡皮全要揭掉, 到时候女孩子穿裙子都是疤。
有的说,先去买点蓝药膏搽, 慢慢会好起来, 苦头是要吃的, 这几
天会很痛的。


  眼看着皮肤上的组织液体不停地流下来, 看看都好痛啊!


  这时候, 帮隔壁邻居洗衣服的吴妈刚好收好衣服, 听到大家在惊
叫, 她跑来看看, 发生什么事了? 她平时跟我妈关系挺好。


  看到是外甥女烫伤了, 她说,不要慌, 你去中药房(我家附近
有一家同仁堂)就说买烫伤药, 一毛钱一包, 黑乎乎的, 很像黑
铁砂似的,买回来拌麻油, 用鸡毛蘸着帮她搽。过一会, 搽一搽,
不要让皮肤干掉,一直搽,就会好。 不用看医生的,最多两毛钱就
会好了。


  我赶紧跑去买了烫伤药, 按照她说的办法, 每天搽好多次, 当
晚上也没那么疼。花了两毛钱, 两星期后,泡泡全部消失, 干了,
被皮肤吸收了。之后, 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现在想起来, 真是感谢吴妈, 要不是她, 去医院看,肯定留下
疤痕。


  我小时候一锅水浇在我脚背上, 到上海广慈医院看,医生叫我植
皮,我没同意。 他把我长满了泡的皮肤全部揭掉, 留下一脚背的
疤痕。


  外甥女运气好,遇到了吴妈, 买到了好药。 现在这药假如值100元,
也划算, 人不吃苦,还不留疤, 不知道现在的中药房同仁堂还有没有
这样的烫伤药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21人气值 +86 收起 理由
同舟共济 + 3 大赞!
宋玉芳 + 5 大赞!
老田来了 + 3 赞一个!
大山之子 + 3 大赞!
北方雁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烫伤药,现如今可能几百元钱都难买到了。药店再便宜的药也是几元了,而且有效果的药少了。
发表于 2025-5-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还有吧?
发表于 2025-5-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你没记住药名?
发表于 2025-5-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惊心动魄的故事!真实可信!当年的药不贵,但管用!也没听说什么医患纠纷。呵呵!现在的药,不说也罢。你懂的!
远握问候!遥祝健康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25-5-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心好报,吳妈之报!
发表于 2025-5-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别相信小方子治病。你有兴趣,请看我的帖子:两张狗皮膏药,也是用最好的偏方,治好了嘴歪的顽症。
发表于 2025-5-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友介绍: 一毛钱的烫伤药哪里有卖?  下午好
发表于 2025-5-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毛钱烫伤药的消逝:被现代医疗体系"驯化"的小鲜肉既感新奇又觉恍如隔世。
君不见民间土方——便宜、简单、有效,还"不落疤痕"。而今,被烫伤第一反应是冲向医院急诊、购买昂贵烫伤膏时,不禁要问:这样的老方法,在当代社会还有立足之地吗?那些省钱省力的生活智慧,是否已被现代化的浪潮彻底淹没?
      传统烫伤处理方法体现的是民间医药"简、便、廉、验"的典型特征。一毛钱的药粉、家常的麻油、随手可得的鸡毛,构成了一套几乎零成本的应急土方;按照此法处理烫伤确实愈合快且不留疤痕。《本草纲目》中就说麻油"解毒、生肌"、中药烫伤粉多含地榆、大黄等具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这些方法有效性不容置疑。老方法之所以"好",不仅在于其经济性,更在于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适应性、是任何现代成药难以比拟的!
       今天的同仁堂,恐怕再难寻见那"一毛钱一包"的烫伤药了。柜台里是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中成药;即使找到类似药粉,也必然附有详细的说明书、生产批号和禁忌警告!这种变化表面看只是产品的升级换代,实则折射出整个社会医疗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民间验方被标准化药品取代,家庭自疗让位于专业医疗,口耳相传的经验传承被制度化医学“喂饭”所边缘化。虽然更安全、更规范的医疗服务,但是失去的却是那种自信从容处理小病小伤的生活能力。当去医院看"天使"成为应对任何身体不适的条件反射时,老土方法已失去了生存土壤!
       将老方法视为落后、不科学的代名词,却忽略了其中蕴含《日常生活的实践》"操作策略"往往比官方知识更灵活有效。老祖宗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最优解——用鸡毛而非棉签涂抹,因其更柔软不易伤及水泡;用麻油调和,既防止药粉结块又能保护创面、这些细节现代医学尚未完全理解。如今烫伤处理有了更"先进"的方法,但动辄数百千的医疗支出、繁琐的就医流程,是否真的比老土方更"进步"?当医疗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商业化时,童子们是否也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基本掌控权?
      老阿姨的烫伤药方启示我们:真正的进步不应是全盘否定传统,而是高手在民间寻找平衡点、传统自然疗法与现代医学并行不悖,许多草药处方保持着对民间疗法的尊重,汉方药与西药在药房平分秋色。当突发情况来临时,除了依赖天使和药店、还能有更多选择、"一毛钱烫伤药"消失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种治病方法,更是一种自愈能力、鸡毛蘸药或无菌敷料,从麻油调和到抗生素药膏,医疗方式的变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身体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老土方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实用功效,更胜于它比菩萨更经济简便的救苦救难布施

发表于 2025-5-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风 于 2025-5-5 18:46 编辑

       没想到当年一毛钱的烫伤药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呢。那很像黑铁砂似的烫伤药叫啥名字还记得吗?远亲不如近邻,那吴妈的一句话帮了你的大忙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5-9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