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16

[杂文] 意境重於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寒 于 2025-4-5 21:45 编辑

    其实我对诗词一窍不通,什么古韵今韵,什么古诗,格律诗,古诗还出自自然,然而古诗“关关睢九”也够某些文人墨客研究一辈子了!一到格律诗我更“黔驴技穷”、“张口结舌”了。特别是中国地广人多,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那方言就有七大种,文字至少27种,她们为了格律和韵,还得查字典、凑句子,那时诗兴早没了,出来的诗只有骨头没了肉。有人说“打油诗”不是诗!不知为什么平民反而用得多呢?
   我这次去桂林旅游,无论是导游还是竹伐掌舵人,他们总是即兴对歌,我觉得赏新悦目,被他们引入大自然之中,倒还应和了几句,自以为得意,而那个梢公却对我说,我们这是刘三姐家乡,她的歌我们都会,你们“文人”出句我对不上,唉,当时我脸不知红了没有,但我己感到耳根确实在发热!
   众所周知李白、杜甫是公认的诗仙、诗圣,据说他们常常借酒出诗,而且是出的都是身临其境好诗!那么酒诗出格怎办?没关系,只要朗朗爽口,必有人会为他们补新格使其“合法化”!这一合法又成了后人之鉴锁。
   我记得初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时是用鲁迅先生一短文。考后我扣了一标点分,但我觉得我点的未错,找语文老师论理,他回答我说“鲁迅不会错,这就是权威!.....”所以万事要出名,出名就可随心所欲。鲁迅骂人必有也必出好文章!
  人们常用毛主席格律诗来宣传毛主席也重格律,其实他老人家是在读书时受格律限制而养成习惯,但不等于他老人家主张格律。君不见他老人家提倡"适可而止"?他的诗词是最看重的还是气势、是意境(我已发过文)。不像人们去凑效古词语,生搬硬套。请看主席即兴的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词多通俗(老妪皆懂)、多惊险(离天三尺三)、意境气势(己入天仙)何人能比 ?最妙者“未下鞍,惊回首”(一鞍达的)!只用了通俗语句十六字!
   现在有些人生怕别人说俗,于是引经据典,还得加个“注”,这叫“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有次,我开家长会,遇到一个开明校长王立根(他主张育智先育人,他这观点受到温总理接见的中学校长唯一代表),他说到阅读理解时举了一例:“语文标准答案是很难定的,题目是说出作者立意、用词、背景、情感....正好作者女儿也参加这埸考试,结果作者女儿在这短文题只得了一半分。回家对她妈说你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怎么想?她把自己答案给他妈看,她妈对女儿说:"你答的比妈当时想的还多!”这就是以后的文人故弄玄虚,篡改本意,强加她妈身上的。我这次也吃了这搞笑苦头.......
   据说徐志摩出口就是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轻"字重出六次,真"大逆不道",有人为重出还烦脑呢!格律诗中是不准重出的!可是就这"轻"字把意境完全烘托出来了,所以我看"意境重於格,必须提倡!"     我在写平水韵绝句时,为了韵合常常原句颠倒,己非常人之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7人气值 +33 收起 理由
山谷晨音上海 + 3 赞一个!
铁歌 + 5 大赞!
听柳 + 5 赞一个!
真真 + 5 赞一个!
肖燕 + 5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6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诗词我一窍不通。刘三姐的家乡人人都会唱歌,唱的是刘三姐的歌。
发表于 2025-4-6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您的观点:意境在律诗中很重要!
发表于 2025-4-6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分析得,非常实际而又深刻。写文章,做诗词,本来就是一种心中知识以及情感的外流。没有规定的“标准”。我也曾数次参加中高“评卷”。也曾多次遇到一些学生作文,被拿出来“共议”的情况。
我的诗词,都是“即兴”的写。很少坐在那里,挖空心思地“闭门造车”。
发表于 2025-4-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洞 于 2025-4-6 08:49 编辑

    同意。
    人的心情一激动,就要手舞足蹈,歌之咏之,其形式自然不同于常规的平铺直述,情感淡漠。由此而生的一些规矩,做法也就情有可原,到底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心意,给他增光添彩。不过平平仄仄仄仄平的一闹腾,很多人,我也是,就不耐烦了。
     本来诗词的格局就大大的限制了字符数量,又要言简意赅,还得意蕴隽永,若再加上格律的限制,那真是要出个诗句就得是“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的”老长一段时间的。
    其实,真正感人的是情真意切,即“意境重於格”,故大家尽可“放声歌唱”,直抒心臆,但需不必在意诗不诗的,因为人家“家”是在盯着呢,出了格他不认账,到底还是有那些个规矩在不是?
发表于 2025-4-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底文化的人 在不犯规情况下都是按自己兴趣去做
发表于 2025-4-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文化低,说不出道道。爱看接地气的诗,看得懂的诗。
发表于 2025-4-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寒老师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发表于 2025-4-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是一时的灵感冲动,如果不及时写出来,回去再慢慢回味,写出来就没有灵气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5-4-6 04:17
欣赏老师佳作,诗词我一窍不通。刘三姐的家乡人人都会唱歌,唱的是刘三姐的歌。

刘三姐的歌。是即兴之作!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4-14 1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