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龙飞凤舞写下了七个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
当时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随着长老和尚指点一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这句七字上联,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敢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笔墨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上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方丈室中。 唐伯虎留下的是高难度的上联,下联意境、格律乃至整句读音要对得工整,非一般人之所能。李调元也真不愧天下奇才,所对之下联,意蕴深远,平仄相对,整句正反读同音,可列上品。但仔细推敲,又似略有瑕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联,严格的说,必须平仄、词性、意境相对。李调元所对,平仄、意境均至完美,唯“画上荷花和尚画”之“上”是方位词,应对以方位词为佳。以“临”对“上”,较为勉强,略欠工整。 今写此贴,寻请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