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山之子 于 2025-2-10 19:58 编辑
我虽是个理工男,但也特别酷爱文学,特别是喜欢鲁迅先生的杂文。在读高中时,就曾学过先生的许多作品,如《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林祥嫂》等。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细细品味还是觉得别有滋味。那蕰含的道理自不必说,就是那文章的严谨与精炼程度,也着实令人钦佩! 这次有机会到绍兴拜谒先生,也是我有生之年之大幸。2025年1月27日早饭后我们从乌镇出发,经过 1 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到了绍兴。放下行李,我们就步行去拜谒先生的故居。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晴朗,蓝天上几乎没有一丝白云,步行十几分钟我们从宾馆来到了鲁迅故居博物馆。博物馆门前人山人海,透过人流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的鲁迅先生的仿朩雕板画,不觉间让人肃然起敬!多数人都要在此照张像、合个影。我虽然来时坐着轮椅,但这一刻,我却肃然站起来,和老伴在先生的像前合个影,以表对先生的敬佩之情。 鲁迅先生的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到2003年才全部恢复了故居的全貌。纪念馆通体为白色建筑,有飞檐式的中国建筑风格。 这里的馆藏十分丰富,有文字、照片、先生用过的家俱、衣物、孩提时的玩具、还有闰土送给先生的贝壳等。 纪念馆环境优雅,广场及各出入口都是石板铺就。其中展厅和祖居间栽竹叠石,花朩扶疏颇有典型的绍兴风范。 进入序厅,眼前是一尊铜像,是先生坐在鲜花丛中,仪态自然,和蔼可亲。序厅两侧有“水乡绍兴”、“越中名贤”等大型浮雕,表现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先生七岁起蒙,十二岁进入三味书屋读书,这期间他阅读了四书、五经及大量的国内外书籍,从中汲取营养,与此同时他还深入民间了解下层百姓的疾苦,为他后来成为新文化先驱奠定了基础。 青年时期的他积极参加反清革命运动,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投入到大革命之中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作为新文化的主将,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奋斗,不断修正自己,把马列主义作为武器与共产党合作,最终成为了左联运动的领军人物。 “横眉冷对千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座佑铭。我认为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对敌人横眉冷对,对人民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先生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