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雀 于 2025-2-4 14:28 编辑
人情世故是小城市刚需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我钝感力十足。对人情世故等方面不是很精通,这让我去年遭遇了坎坷,也对我后来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很多影响。
去年7月我毕业回国后,本准备回原单位上班。一大早我前往地库取车,老公从电梯里追出来给我递了一个黑色塑料袋。我看都没看知道又是这套,内心充满不屑,问他非得这么做吗?他表情严肃一板一眼地说:你没想通一个道理,在小地方上班,人情很重要。花出去的这点钱给你带来的回报,远比你吭哧吭哧累死累活干出那点成绩来得更快。
我回复不是钱的问题,是性格的问题。这么多年我凭本事上班,凭能力挣钱,做不了钻营、溜须拍马的活儿。他还是坚持把东西塞进了副驾驶,警告我送不了别回家。到了单位看到熟悉的一切,我感慨时光飞逝。人事大姐让我等会儿,说领导去开会了。
书包里的两条中华烟似有千斤重,压得我坐立难安。左等右等一上午快过去了,还是不见领导。此间老公微信消息频频,一直问我送了没送了没,我说都没见到领导怎么送。眼看着时间快到午休了,还是没见到领导。人事大姐说不行就先回吧,到时候“再看看领导时间”。
这之前,领导已经“看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我听明白了意思,致谢告别,万分沮丧。读书花了大笔钱,房贷每个月雷打不动,个人社保还缴着,我雄心勃勃回国一上班就启动化债计划,而今却因为我不会送礼不懂事儿被拒绝了。老公也怒我不争数落了一顿“没写在纸面上的话你也信,你傻等着人家给你回复,其实人家是在等你上门呢”。
这句话点燃了我的情绪,从来没想过自己的29岁会这样度过,需要我卑微到送礼来求这份月薪3500块的工作,还是信誓旦旦答应我停薪留职回来没问题的工作。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也反应过来老公的话不无道理。县城职场江湖,人情世故才是关键,这些从小根本没有人教过我。此前大城市的工作环境也不适用这些迂腐俗套的手段。我突然领悟到自己竟然是横冲直撞凭借直觉瞎过了这么多年。
吃了瘪,我痛定思痛,既然我要留在这里,还是得融入到老家的生存法则当中。后半年回落到生活中,我情商开了挂一样突飞猛进,到处实践:新工作去面试,给面试官每个人都带了小纪念品;成功入职,我请人事姐姐专门吃了顿海底捞感谢她的知遇之恩;上班出差,我给顶头上司带了机场伴手礼;对待下属,我隔三差五请她们下馆子;听说经常打交道的同事媳妇生孩子了,我转了200元表示心意——要知道在之前单位,我连结婚都没好意思发请帖。
要留在这里,还是得融入到老家的生存法则当中。
工作之外,我也意识到“小感恩”的重要性。小区门口保安是个倔种,不管你住了多久,车识别不出来,门口就算堵成墙都不让你进,大冬天我送了他一副手套把他攻略;有个朋友海外出事,我拜托本地公安系统的朋友帮忙查了资料,也借着新婚的由头送了他老婆一个高级吹风机;产检时帮我约上专家号的瑜伽班姐姐,我也后知后觉回报了人家一套SK2。
你来我往,交情渐深,是我慢慢品出来的小城生活门道。2024年的一部分开销我都是花在这些上面了,预计四五千元。毕竟地方太小了,像样的人就那么几个,一个人名声臭了很快就会传遍县城,没有人敢用你、没有人敢和你来往。
(文字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