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山之子 于 2024-10-22 11:33 编辑
我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在岗时,成天遨游于报告和论文的海洋中,用文字勾勒着我们东北最大国有林区的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这其中既有对宏观经济的策划,也有在微观经济的操刀。而今,当我闲下来认真思考我所走过路程时,却发现在公事上,比较成功,问心无愧,而就个人的前途上则有许多的败笔,对不起我自己和家人。 老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从这短短三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安生立命的时间很短,机会也不多,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而成破利害也就在这二、三十年之中。抓住了机会就可能会一帆风顺,一飞冲天,反之就会一事无成,悔恨终生。 我小学时有位曹老师一直对我们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当时我们听着老是偷着笑,其实是不理解。说起来我们这些老四届的一些人过得很悲摧,上山下乡,回城找工作,都有过一段辛酸的经历。但同时也蕰藏着一个巨大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入学的毕业当了国家干部,一生无忧;而从商的有可能就发了财。 我家六弟文革时是小学生,后来下了乡。他在农场干得很好,就进工厂当了工人。再后来,他停薪留职,下海经了商,也混得不错。 而那时的我,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前怕狼后怕虎的,白白错过了许多的机会。别说往外闯天下,就是在体制内也没有多大长进! 红楼梦里有句著名的话,叫作: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当时就以为,只要工作干的好,就可以进步的,而搞关系反到会让人脸红。到老了才明白,在我们中国人的圈子里,人情很重要,几千年都是这样,无酒不成席,缺了油,车咕噜都是不愿转的! 我曾也分析过,我的几次机会的错过,一个是政策的原因,另一个是大气候结果都是不可抗拒的,我也就不强求了!也有几次机会,确实也是我自身原因造成的,现在想来有点后悔。 不过呢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多少有点阿Q精神,尤其是体制内的人。既然几次重大的机会都错过了,往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机会了,就老婆孩子热炕头,守家在地的过小日子算了。 周日和我的孩子们聊天,他们的思想和我们完全不同。现实也是这样,他们大学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了几年,觉得工资太少,就毅然辞职。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车有了,房子也有了,还有了不错的收入,同时还把我们从林区接出来安度晚年。当前他们在工作上都担起了重任,生活上也过得很富足。 从这点上看,他们是青出于蓝却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被拍在了沙滩上!而我们有他们的照顾和国家的后勤保障,生活得也十分的幸福,我们很知足! 回望过去,我常常有那么一点小窃喜。起码它保住了家庭和两个孩子的成长,让年幼的她们无后顾之忧。不然的话我们四口家,就会分成两半,而徒增生活成本和困难,耽搁了她们的前途,那就得不尝失了! 现在我们都老了,明白与不明白都不重要了。眼下是过好我们剩下的日子,就是最佳的选择!愿“人情练达既文章”成为我们与老友们交往的桥梁,相扶为伴走完我们最后的路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