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12

[闲唠家常] 沙县肩膀戏,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31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沙县肩膀戏,肩膀上的
民间艺术奇葩
       沙县肩膀戏是福建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早先采用传统民间最流行的小调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剧目;后来采用南词曲调演出《赶船》等戏;后面又发展到演出《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过去每当逢年过节,肩膀戏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处,无不备受欢迎。
       沙县肩膀戏(沙县民间称:肩头坪,200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时写作"肩头棚"),起源于清朝末年。
       沙县肩膀戏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是闽中沙县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也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大人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沙县肩膀戏,是全国别具一格的传统民间传统艺术。
       起源:
       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时有"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出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戏。
       民间的说法是为了能让后排的人也能看到表演,才演变出来的戏种。
       如今欣逢盛世,沙县肩膀戏再度焕发青春,推陈出新、博采众长,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最早,肩膀戏被称作肩子头坪、肩头棚,直到上世纪60年代,当地有关部门才根据“北剧南戏”的称呼惯例,改名为“沙县肩膀戏”。
       “这是一种民间街头游艺形式,原先只在庙会、踩街活动上演出。”沙县肩膀戏传承与保护中心主任吴琪介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24-5-31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彩编辑,大开眼界,涨知识了,清晨问好。
发表于 2024-5-31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 沙县肩膀戏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人家 发表于 2024-5-31 04:39
谢谢老师精彩编辑,大开眼界,涨知识了,清晨问好。

谢谢您首席点赞问好!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五 发表于 2024-5-31 04:41
谢谢老师介绍 沙县肩膀戏

谢谢您关注!上午好!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24-5-31 08:58
发表于 2024-5-3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老师 介绍
发表于 2024-5-3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分享!晚安!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沪上人 发表于 2024-5-31 19:49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谢谢您欣赏!晚安!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到访!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