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童年时代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下乡在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我和我爱人在农场一干就是24个春秋。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女儿经历了和今天的孩子们不一样的童年时代。每当想起这些,总让我感到亏欠孩子许多。作为母亲我没有始终陪伴在女儿身边,给她更多的母爱,这是我一生的愧疚。
女儿的童年
我爱人是上海知青。女儿的童年始终在长水河与上海之间奔波。 女儿九个月时,我不慎将脚烫伤,当时中苏边境紧张,我爱人无暇照顾我和孩子,不得不叫来上海的叔叔,把孩子带回上海爷爷奶奶家。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下着鹅毛大雪,九个月的女儿在风雪中离开了我们…… 女儿两岁时,我们又把她接回农场。记得她还在幼儿园时,我和我爱人同时要到哈尔滨和牡丹江市的大学里去读书,家里关门闭户,孩子怎么办?我跟学校领导请求,学校特批我带孩子住校读书。就这样,女儿陪伴我两年,直到完成学业。我白天送她到学校附近的幼儿园,晚上和我住在一起。有一段时间,女儿因为受潮,脚部红肿疼痛,我和我爱人都急坏啦,差点放弃读书,后来坚持在哈尔滨一家医院治疗,终于治好啦! 女儿在农场学校上到小学四年级,考虑上海小学五年级开始加英语课,而农场没有,女儿早晚是要到上海读书的,如不及时与上海接轨,唯恐耽误了孩子。于是,从五年级起,我们就送女儿在上海就读了。 从此,女儿住在上海爷爷奶奶家,女儿很懂事,学习好,上中学后,家里一个叔叔喜欢她,主动提出让女儿到他家去住,和她家的妹妹做伴,学习上互相帮助。直到女儿考上大学,才搬到学校里去住。在叔叔家里,一家人对女儿都很好,我们感激不尽。 那些年里,我们只能每年来上海探亲,尽一点做父母的义务,直到1992年,我们调回上海工作,才真正一家人团聚。 这样的童年锻造了女儿的性格:独立自主、性格坚强、生活能力强、不随便乱说话、做事心中有数,学习、工作、生活都很优秀,不让人操心。女儿喜欢烹饪、缝纫、手风琴、钢琴,多次登台演出。 现在,女儿是上海的中学教师,婚后独立居住生活。女儿烧菜比我都强,小日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女儿很孝顺,经常来看望我们,看到女儿现在的样子,我反倒觉得,女儿如此童年,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反倒教会了她许多。让我们对她更放心了。想到这一点,我的心宽慰了许多。 女儿的童年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由衷地祝福女儿一生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