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4-3-20 14:47 编辑
【旧事重提】《姥姥家门口唱大戏》
滋嘎嘎,拉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 评剧的前身是蹦蹦戏,又称莲花落(lao)、大口儿落(lao)子,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流行在冀东、辽西一带。我的家乡富户崔家自19世纪末,就筹办双发合落子班。抗日战争后期,冀东军分区成立路南评剧宣传队,配合形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县城解放后,四乡村镇相继有评剧团演野台子戏。 百万大军入关的那年正月,距离我家3里远的南坨村,在村外搭野台子演戏,我家两个姑姑也从婆家带孩子回来要去看戏,于是众人乘坐黄牛铁瓦大车,满载家人愉快前往。 还没到就远远听见锣鼓声响,但见高高戏台子外围,早已被卖零食的小摊贩占满,炸麻花的、卖油炸糕的、蘸冰糖葫芦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最惹人瞩目的还是那卖茶汤的大铜壶,只要花上两三分钱,卖主就会拿起铜勺往特制的浅碗里,舀上些许事先炒制好并拌上青丝玫瑰和白糖的茶汤面,端到正冒热气的大铜壶跟前,浇上滚开的热水,再用小匙搅拌,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茶汤就送到你的面前。 试想,在那春寒料峭的夜晚,能吃到如此美味,该是何等惬意。难怪,孩子们嚷嚷着看戏,多半是为了小吃。有诗为证:
□□ 家人去看戏/大车驾黄牛/戏台高五尺/男女分左右/ 锣鼓响三通/生旦净末丑/剧情无需知/热闹有嚼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