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
古老而秀丽的京杭大运河宛如银链穿境,拱宸桥便位于其上。
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从古至今,拱宸桥对于杭州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见证了杭州倚河而兴,是杭州最重要的城市地标之一。
它沟通了南北,使千里之境连为一体,也在漫长的时光里流淌出了两岸的热闹繁华与文化沉淀。它塑造了“中国北方威尼斯”,又在南端沉淀出最纯正的江南气韵。
作为运河的南端,浙江在运河畔酝酿出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繁华,也积淀了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汇聚出一派特有的江南意蕴。
关于拱宸桥的建造历史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记载,桥由明末商人夏木江在崇祯四年(1631年)倡导修建。另外一种说法据《钱塘县志》记载,崇祯四年,当时的举人祝华封为缓解两岸居民船渡之苦,自行募集资金建造了拱宸桥。
根据两种说法来看,拱宸桥石桥都是修于明崇祯四年,都是由民间人士集资倡导修建,只是修桥之人存在争议,不论究竟是谁,此番义举都被运河两岸人们铭记在心。
历史上拱宸桥经历了三次重建。
第一次,清顺治八年(1651年),桥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段志熙倡导捐筑,云林寺僧慧辂募助,三年后竣工。
不料修筑三年的桥不久就发现裂缝并坍塌,于是迎来了第二次修复,由李卫在雍正四年(1726年)捐俸重修,将桥加厚二尺,加宽二尺。
第三次重修在光绪十年(1884),由杭人丁丙主持,这次重修成的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拱宸桥,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桥身长约92米,高约16米,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
2005年,拱宸桥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拱宸桥进行了一次大修,在距离丁丙重修拱宸桥的120年以后,又恢复了巍峨高大的气势。
2013年拱宸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拱宸桥作为运河水工遗存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点。
2020年,拱宸桥化身“宸宸”,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成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三大吉祥物之一,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杭州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