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18

[开门报到] 江南名石苑名石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4-1-11 05:33 编辑

江南名石苑名石欣赏
       位于杭州的江南名石苑,名石荟萃:










       东方早报介绍,赏玩奇石始于中国。发端于先秦,创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流传于今的古代赏石大都为唐宋以后之物。由于古石多为自然之物,有的虽有加工修治痕迹,但很难区分其年代差异。更主要的是,古石并不见有关墓葬出土记载——包括案几文房供石,也就是没有标准器可作断代之参考,所以给其赏玩时间断代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近些年来,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时有所谓的宋元明清时代的古石上拍,但大都缺乏流传有序的文献或实证,即使有的古石上面所谓的名人题刻,也多为穿凿附会之物,不足采信。古石之中,有相关文献史籍可做参考足资采信的,唯有古典园林置石。

       古代赏石的起源,最早应该就是室外的园林置石,所谓园无石不秀。晚明天启年间文震亨《长物志》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清初诗人沈朝初在《忆江南·春游名胜》词中写道:“苏州好,城里半园亭。几片太湖堆崒嵂,一篙新涨接沙汀,山水自清灵。”

       古代赏石向有四大名石之说,即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其中,太湖石是园林置石中最常见的,灵璧石、英石也时有所见,昆石则仅存两方(现藏昆山市亭林园昆石馆)。相对来说,这四大名石均符合古典赏石瘦皱漏透之审美标准。其中,除了尺寸因素之外,英石是最符合瘦皱漏透审美诸特点的,尤其是其瘦、皱的特征。据统计,现存北京皇家园林的御苑赏石约百尊,其中太湖石占八分之三,灵璧石占四分之一,英石占八分之一(丁文父编《御苑赏石》)。在故宫御花园供置的25方元明清三代御苑赏石当中,英石数量甚至超过了灵璧石。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苏东坡在称颂画家文同画的梅竹石图中提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甲编卷一)这里,诗人将寒梅、瘦竹和丑石相提并论,视作美的象征,可谓是为石传神之笔。所以说,瘦、皱、漏、透可以加上一个丑字,这些,在古代四大名石——特别是园林置石中反映得最为典型。清人陈洪范曾经对英石的结构造型有一个拟人化的比喻,将皱、瘦、透三者予以概括:“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近代《三希堂石谱大观》则指出:“画石之法,不外曰皱曰瘦曰透曰丑,……石之为物……宜奇丑,宜老硬,宜空灵”。近代刘熙载在书论专著《艺概·书概》中则作了终极意义的总结:“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据此还可以说,相石之法,更像是画石之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值 +9 收起 理由
同舟共济 + 2 大赞!
开心大笑 + 3 大赞!
撫順地質老人 + 4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4-1-11 20:0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24-1-11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 [RE: 江南名石苑名石欣赏 ]精彩拍撮!精彩佳作!点大赞!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撫順地質老人 发表于 2024-1-11 06:21
欣赏老师 [RE: 江南名石苑名石欣赏 ]精彩拍撮!精彩佳作!点大赞!

谢谢您欣赏大赞!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到访的朋友!
发表于 2024-1-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分享 佳帖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欣赏!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到访欣赏的朋友!
发表于 2024-1-1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赞老师图文并茂的精彩佳作。下午好!
发表于 2024-1-1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兄图文并茂的介绍。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