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归来 于 2024-8-14 16:56 编辑
学楹联让大脑按照节奏规律动起来
——写在学楹联主帖第100篇
春归来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的国粹。所以无论是写楹联,还是学楹联,都应该怀有敬畏之心。 为什么命题为“学楹联”,因为在“国粹”面前,我是学生,不敢造次。学楹联是从“学跟下联”开始,经过一段时间扩展到自己创作上下联,至今天发表学楹联主帖100篇,楹联214副。
有朋友曾对我说:“你就直接出个上联,我们来对下联就可以了。”我回答:“直接出上联,让别人跟下联,那是老师做的事情。我还不敢这样做,因为不成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楹联要遵守规则。不守规矩,随意写出的东西当然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楹联。所以,我必须老老实实按规则学楹联。
有跟下联的朋友谦虚说:“看楹联,学对句。请老师指点。”其实,指点不敢当,在这里和大家简略且有选择的说说学习体会。
就跟下联来说,要努力做到与上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即“形对意联”。怎样做呢,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凭借自己的感悟。跟下联前,认真读懂上联是什么意思,通过反复吟诵,感悟词语的性质和声律的抑扬顿挫。另一种是遵照联律基本规则。中国楹联学会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楹联基本规则是《联律通则》的第一章。下面重点说说基本规则里的“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形式对举,就是上联与下联词语对仗,对仗是指:
(1)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性相同。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2)上下联声律平仄相反。平仄就是平声和仄声。汉语有四个声调。比如说:mā(妈)má(麻)mǎ(马)mà(骂),第一声与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与第四声是仄声,在格律诗和楹联中称作平声韵和仄声韵。
楹联的平仄对仗,是为了声调和谐悦耳。如果花费了半斤脑汁写出来的对联,让人读起来别别扭扭、舌头和牙齿总打架,谁还有兴趣去看你的联意是什么。所以遵守楹联的平仄规则,是写好楹联最基本的一步,千万不可忽视。举例说:
下联:水榭闲息探月形(肖 燕)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洞壑山岩风景秀(春归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沟渠岭谷貌容佳(肖 燕)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秋弹三段曲(春归来) 平平平仄仄
下联:夏谱一兜音(肖 燕) 仄仄仄平平
上联:夏唱青莲赋(春归来) 仄仄平平仄
下联:冬思白雪诗(肖 燕) 平平仄仄平
这几种平仄格式,就是七言及五言联律的正格。不难看出,这里的“平仄”是有节奏规律的。跟下联时,大脑要按照节奏规律动起来。
意义关联,就是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要相关联,要统一于主题。上下联不能有“隔”,隔就是上下联没有紧密联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景(隔季节、隔天气、隔时间)。另一种是隔意境与感情色彩。
意联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并行表达、正反表达、顺承表达、因果表达、选择表达等等。
并行表达:上下联在意义上一致,在形式上平行并列,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物。比方说:
上联:富贵倾城为国色(春归来)
下联:祯祥绝代有天香(春归来)
相反表达:上下联意思相反,表达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所用词语多数是反义词。比方说:
上联:朝迎旭日环湖走(春归来)
下联:暮伴斜阳把盏吟(春归来)
顺承表达:上下联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意义的承接关系结构。比方说:
上联:夏雨津禾田绽绿(春归来)
下联:秋霜染树叶呈红(春归来)
因果表达:上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比方说:
上联:深山老院情难舍(春归来)
下联:闹市新居意怎安(春归来)
上联:哪有闲情观水鸟(春归来)
下联:因由急务去江城(春归来)
选择表达:上下联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比方说:
上联:无嫌绿刺伤侬手(春归来) 下联:且看红芳入尔怀(春归来)
关于参与对句,我曾在跟帖中说:“有的人很快就能进入正轨,有的人要循序渐进。”对于初学者,我曾建议先注重“意义关联”,然后慢慢做到“形式对举”。朋友们不必等到学会了才来参与,而是在参与过程中尝试、积累,最终学会楹联基本规则的运用。喜欢楹联的朋友们要有自信心。真诚欢迎参与进来,享受快乐,让大脑逐渐按照节奏规律动起来。
从发表学楹联主帖开始,就有朋友跟下联,每每参与,从不缺席,表现出极大热情和毅力。跟下联与跟帖不同,跟下联须要现场展示睿智,快速调出知识贮备,短时间内拿出理想的结果。而跟帖却不必如此。所以对跟联者应给予充分的褒奖。
从八月开始,我把大家的跟联成果分期分批展示到网站首页,目的就是把“跟联”集中起来,让更多人看到跟联者对国粹的热爱;对学楹联的自信与执着、辛苦与快乐、收获与欣慰。对此,网站管理委员真真朋友热情赞许道:“动脑动手,现场发挥,笔墨飘香,可网一道美景。”
其实,网站管委会一直关注着学楹联。从大家跟联开始,真真朋友就持续跟帖、加分,给予学楹联极大支持与鼓励。潇湘翁朋友以重在参与的可贵精神,凭借自己的感悟,坚持参与跟下联,精彩纷呈。宋玉芳老师、黄煌长老人也抽出时间跟帖、点赞。
学楹联发到100个主帖214副楹联,跟联(包括以诗跟帖)近2000人次。大家主动参与,是对我莫大信任,也是鼓励和鞭策。使得我加倍努力学习,少出差错,不断提高品位;使得我有机会了解、学习大家;使得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快乐,让大脑按照节奏规律动起来,健脑益智,传承国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