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步入老年化阶段,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呈现在社会各个层面,从老年生活的保障,到老年就医等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而且要妥善解决好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老年群体是个弱势群体,老年人自我生活能力逐渐下降,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关爱帮助,才能顺利地度过晚年生活。 老年人丧失劳动力后,经济收入越来越微薄,开支范围则是越来越大,可以说,吃饭问题好解决,每天维持正常水平就很满意了。可是,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是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免疫力,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一些老年性疾病来临,患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而这些老年疾病时刻困扰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这是普遍现象,集中反映在老年群体中,不容否认,必须正确面对。现在国家实施老年养老制度后,六十岁以后逐渐能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补助金,同时参加老年保障,还能相应领取一部分养老金,这些资金维持正常生活是完全可以的。老年人穿戴不追求档次,保持整洁暖和就可以了,而吃喝也是平常一般即可,都是过来人,吃饱肚子就感觉非常的满意了。但是,老年人的牙齿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缺钙,营养跟不上,逐渐活动脱落,对食物的咀嚼粉碎差,直接吸收的营养越来越少,身体素质下降,也是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地调解营养水平,改善饮食条件是老年人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也是预防疾病的一个有力措施,可是这点一般老年人做不到。 在城市内的老年人,由于有自己养老金,工资收益也各有不同,上班族的职员,相对高一些,经济充裕,在思想文化上能接受先进的健康理念,注意饮食结构,能适当的调节自我的生活营养结构,预防老年疾病在前,从而身体状况要好的多。而一些企事业的员工,所在单位随着经济转型,有的下岗,或者转行,因此,个人要交纳一部分养老基金后,才能领取一千多元的养老金,就以夫妻双方都领取养老金,累计下来约三四千元左右。这份养老金仅够正常生活开支。一旦有慢性病,或者大病,可以说捉襟见肘,无力应付这庞大的医疗费用带来的压力。能坚持一段时间,但长期则是陷入困境,生活水平大打折扣,几乎是勉强度日,终日与病痛打交道,身心倍受折磨。这类现象在城乡很常见。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医改,把药品降至成本来服务于大众,可是中间环节不知有多少人盘剥这块肥肉,最终到病人口中还是高价药品。得病唯一的解除办法就是治疗服药,不管多么昂贵的药物,大夫开出处方,病人绝对不会拒绝购买服用的。这就是困扰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上以民生为主题,着重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在医疗这个领域内,国家下了很大的决心,相信应该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制度也会随着发展过程不断的完善,受益的群体不断的扩大,特别是老年这个群体是受益最大的一块领域。老年养老机制成为未来五年重要指标,要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必须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好,以实现老年人四有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个目标说是容易,但真正落实到位则是需要政府主管及相关部门协调一致,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有真正的保障,在优雅的环境中老年人发挥余热,把老年自身的精神财富奉献给国家,达到老有所为的目的。相关的养老机构在政府和地方,民营形式共同经营下,制度越来越健全,服务质量越来越高,老年人在老年公寓中尽情享受着老年生活带来的愉悦,以达到老有所乐的和谐氛围。所有的老年人生活在祖国的幸福家庭中,安享晚年生活,度过快乐的人生。 全国人民期盼着党的民生政策早日落实,“十二五”蓝图早日变成现实,人民的生活早日达到小康水平,老年人自然也就步入幸福的晚年生活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