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总是会被自己心里的第一感觉所带动,这个和我们见到喜欢的人所说的一见钟情的抽象事物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着五花八门的故事,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总结的关于寒衣节的来历和风俗分别是什么?寒衣节的由来故事是什么?
寒衣节的来历: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版本有多种,最早的是来源于周朝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而在之后的《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记载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内容,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有具体提到“寒衣节”时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节风俗:
寒衣节,顾名思义,是给已逝亲人过冬衣服的节日。与“立冬”节气相连。在过去,人们会去坟地祭扫祖坟,之后撒些白酒,烧纸钱、烧纸衣,就算是给逝去亲人送棉衣了。到了现在,很多东西已被简化,人们不再去祭扫祖坟,只在离家很近的道路两旁,找个较为黑暗、备人的地方烧。将亲人的名字写在纸钱、衣服上面,用树枝在地上画个圈圈,之后将纸钱、纸衣服扔在圈里面烧,听我妈妈说,画圈儿是为了不让别的鬼魂抢。烧纸的时候嘴里还要念叨一些想念已逝家人、嘱咐家人要拿走衣服、钱财之类的话。当纸钱充分燃烧完,被风吹走了,就是被已逝亲人拿走了。
古人也曾留有文献记录当时寒衣节:1、“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2、“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不过近些年,随着国民自身环保意识的加强,也经专家研究发现,对于人们在这一天大面积、大群体的烧纸,多少会增加对空气的污染,致使雾霾加重,而且偏僻地方烧纸极易引发火灾,所以这两年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禁止烧纸钱的政策,引导人们正确缅怀故人的方式,比如烧香,去墓地打扫等。
寒衣节的由来故事:
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中国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