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搭建
马骏祥便是这群老人中的一个。
他在书法和诗词领域颇有造诣,原先对网络很反感,甚至抵触。“我搞书法,书法就是拿笔写拿手写,手写才能表现情感,才能表现它的美。”
马骏祥2004年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退休,2005年来到中华诗词学会工作。过去的人事管理干部管理,一个人一张卡片,几个基本数据在小卡片上来回翻,后来改为用电脑处理各个会员的数据。“我一看,确实比我们过去的卡片式的管理要先进,挺方便的,一点就行。”“方便”成为马骏祥对网络的第一印象。
儿女鼓励他把自己写的诗词和书法作品放到网上去,传播面更广。他心里却有担忧,“不会拼音”是他接触网络时遇到的首要难题。最后,女儿给他安装了一块汉王手写板,又帮助他注册了新浪、网易博客,还申请了一个QQ账号。他将自己的诗词作品一字一字手写后传上去,阅读量从一开始的几十渐渐增加到好几百,时不时有人评论赞赏。“这样我当然就来情绪了。”隔着屏幕被素不相识的人认同和欣赏,让他倍感欣喜。
2011年5月,马骏祥在学生的介绍下来到可爱老人网。
马骏祥在可爱老人网的头像,摄于1989年
最开始,他想要把网易和新浪论坛上的作品搬运到可爱老人网上,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还有“复制”这一操作,于是他仍旧一字一句手写,有时写错了一个字,只能全部消去重来。后来,他等儿女下班之后向他们请教,渐渐学会了复制粘贴等操作。
马骏祥活跃在可爱老人网的“诗词雅苑”“金石书画”版块,发表了近三百个诗词书法的原创主题帖,聚集起一批相同兴趣的欣赏者。中国“文人相轻”的传统,到网络交流平台上,变成了“文人相亲”。这些老人并不一定像马骏祥那样专业,却对诗词书法有天然的好感。有老人曾向他表示,自己投稿诗词给纸质刊物,二十多年都没有发表,放到网上却很容易。“网上门槛不高,喜欢写诗词书法的人写几句弄到网上,自得其乐,要是旁人看到也说好,他就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耀感。”马骏祥在生活中教人写诗或帮人改诗,都能拿到可观的报酬,但在可爱老人网上,面对网友的请教,他的认真指点完全免费。“教学相长,我在网上弘扬文化也成就了我个人,学到了很多东西。”
马骏祥的退休生活并不清闲。日程表填得满满当当,写字、作诗,参加诗词学会和书法协会的各个活动。有时坐在公交车上突然来了灵感,就赶忙用手机记下来,回到家再誊抄、修改。自1997年学生送他一部小灵通之后,他换过很多手机,后来也买了小米、华为等智能机。在同龄人中,他因为会发微信、会做图文并茂的帖子而广受赞誉和羡慕,儿女亲友都夸他有主动学习、紧跟潮流的精神。而他自称“受惠于网络,创作信心满满”,“他们都夸我75岁的人一点都不显老,心态还年轻!”他爽朗笑道。
同样被可爱老人网吸引的还有一位ID为“快乐的银丝”的天津奶奶。1999年,她39岁,单位用上了电脑。一开始接触到网络,她觉得新奇又有趣,甚至会在网上整夜整夜地玩围棋等益智小游戏,“那时候也不顾身体是不是吃得消,只是有瘾。”
“快乐的银丝”喜欢逛论坛,做写手,当过天涯论坛情感版块的版主,2000年时还与别人合办过论坛。“那时候网站比现在正规多了,前台和后台都分得很清楚。”她骄傲地形容自己在网络论坛上“如鱼得水”。自从接触网络以来,她已经用过三个台式机、一台笔记本,现在则用一体机。她感慨自己因为爱好太多,时间总是不够用——摄影、写作、养植物、插花……此外,她还需要照顾小孙女和瘫痪在床的先生。家庭负担虽重,她每天睡觉前还是会打开电脑,在网上逛六七个小时,有时深夜仍然在线,她的儿子总是嗔怪她:“腰不疼啦?眼睛也不花了?”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她慢慢进入一个老年人构成的圈子。“我一直没觉得我进入老年了,我怎么会老呢?还有太多事情没做。”虽然不承认自己已经老去,她身上还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征兆。2014年,她54岁,失眠越来越严重。想要消磨时间,她到百度上搜索专门供老年人交流的平台,一下子就搜到了可爱老人网。注册时她费了一番脑筋。遗传原因,她的头发很早就花白,又因为她“想要快乐”,于是给自己的账号命名为“快乐的银丝”。
来到可爱老人网之后,她发了一个报到帖,不久后便有人回帖热情欢迎,这让很久没有进论坛的她发自内心地感动。她把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放到这个网站上来,把它当作一个“储物空间”,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喜欢咖啡和茶,时常熬夜和失眠,关注女性细腻的内心,偶尔享受独处的滋味。“有时间就翻出来看看”。在可爱老人网上,她读人家写的文章,自己也写,“网上有人欣赏你,这个驱使力吧,就很令人着迷。”如今,“快乐的银丝”俨然成为可爱老人网上的“红人”,在网站首页的推荐帖中,她的文章就有七篇。
“快乐的银丝”发表的帖子
“老人网的出现是因为有这个社会需求。一旦退休之后,他们的失落感非常明显。”马骏祥如是说。而网站“积极认真回复,鼓励原创”的公约让每一位用心分享的老人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很多老人每天五点准时在网站上签到,在线上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在此处找到退休之前的充实感。“快乐的银丝”认为,老人的上网需求并不小,问题在于不会使用。于是,身边的退休同事、上了年纪的亲友,她都手把手教他们使用网络。曾有一位腿脚不便的同事,大中午坐了六七站公交到她家,向她学习用邮箱传照片。“我跟她说,我可以视频教你,不用非得上我这儿来,但她就特别执着。”此外,“快乐的银丝”还教邻居在网上打牌,这样他就不用出门到处找牌友了。那位邻居如获至宝,有一次竟玩到了晚上三点多。
除了线上的分享、互动,老人们还常常组织线下聚会活动。一般按照地区划分,由区域交流的版主组织,网友自愿参加、费用平摊。可爱老人在2013年参与了杭州地区的一场网友聚会。闲谈起来,他说起今年是自己的本命年,几位老人便特别关心,马上说“要穿红内衣”,可爱老人解释老家没有这种习俗,但其他老人们还是坚持。聚会结束以后,好几位老人给他买了红色内衣寄到福建,这让他觉得十分感动。“他们确实是一群可爱老人。”
但老年网友聚会组织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每次组织需要有一位发起者,破费先行探路踩点,设计旅行日程。用餐、住宿地点、收费标准、同行当中有无回民都要纳入考虑。马骏祥说起自己参观首都博物馆的聚会经历,博物馆里一顿午饭便要七八十元,所以很多来参加的老人选择自己带饭。老人年纪大了,吃冷饭菜总是不太舒服的体验。此外,老人们的体力也很有限,往往无法安排时间较长的户外活动。但他还是非常支持这种线下活动的举办,“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吃的涮羊肉不错,园博园看到确实不错,不用再讨论今天谁的诗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