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3-6-26 18:57 编辑
【夏至端午征文】忆童年夏收“拔麦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 )
我的家乡——滦河冲击平原的土壤,质地大都是“沙壤”结构,土质细软疏松。小麦是须根系矮棵早熟作物,前一年“秋分”播种,出苗后历经枯萎越冬、来年春返青生长,“夏至”前后成熟。小麦收获后,须要立即抢种晚玉米等“后茬”庄稼。为了便于“后茬”整地播种,冀东地区习惯于采用“拔麦子”的收获方式。 当年,“拔麦子”是农活中劳动强度最重的伙计之一。不借助任何农具或机械,仅凭劳动者的力气,双手紧握小麦秸秆,用力将麦秆连同须根全部拔出;再向抬起的右脚上猛掼,用力甩掉残留在根部的泥土;一把一把成堆摆放在地面,待到够一定数量时,用少许麦秆挽结打捆,使之成建制的站立在地面,等待装车运回场院。 为了避开已经直射到北回归线上火热太阳的曝晒,“拔麦子”提前在天气比较凉爽的凌晨进行。夏天的夜,本来就很短暂,晚饭后刚刚睡下,就被大人叫醒。披衣起床,跟随家人向田野进发。 行不多时,到了紧靠二滦河岸边的麦田,虽然看不清夜风吹拂的麦浪,但是仍然看清沉甸甸的麦穗已经有礼貌似得低下了头。放眼夜幕与天体交的边缘,启明星尚未露脸。稍事休息舅舅即排兵布阵,按人分配任务,成年人每人6垄,而只照顾我收获4垄。 刚开始弯腰伸手,尚能够感觉到晨露湿润,麦秸也比较柔软。双脚抓地,两手拢握一掐麦秸,着力拔起,还算轻松。有时尚有心情观看流星曳光,倾听玉米秸秆拔节的清脆响声响。但是,几经践行这单一枯燥而繁重的“拔麦子”的营生,手掌逐渐由白变红,再过不久就一个个鼓起水泡,梢一用力更就疼痛难忍。 劳累的工序一直进行到浩日当空,大片连作的麦海,已经被全部连根拔起并打捆树立成行。此时,由黄牛驾辕的木轮铁瓦大车准时进入麦地,众人方才抬头、直腰、抹一把汗水,七手八脚将一个个麦捆装上大车,用固定在车辕上的粗绳和搅杠,把装上车麦捆压实拢紧。任由黄牛拖曳着小山儿似的麦车,慢慢悠悠上路回家。 比牛车提前回到家中的众劳力,来不及休息,立即在早已提前修筑完毕的打麦场边,高架起铡刀,预备好打场的农具,等到拉麦子的牛车来到场院,赶车人当即解开绑绳,由众人众车上搬下麦捆,按顺序将麦捆穗部塞进口刀,操刀人用力腾跃,一刀一刀将麦穗切断,打场人用木叉将麦穗均匀撒入场院中央,摊平后在火热的阳光下曝晒。一家人回房吃饭。 午饭后,摊晒在场院的麦穗逐渐干透,随即套牲口拉碌碡碾压脱粒。忽然,西北方向出现团团乌云,接着有一道道闪电划过,相继听到滚滚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抢场如救火。于是男女老幼、街坊邻里全都赶来帮助“抢场”,挥动叉筢扫帚、刮板木掀,赶在落雨之前,脱粒、扬场、装口袋,争抢搬运,颗粒归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田劳作是辛苦的,但是只有辛苦劳作,才能创造财富,才能尝到丰收的喜悦,才能养成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性格。如今,机械化作业已经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当年那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应该永远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