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90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驻守在北平的国民党华北总司令傅作义知道大势已去。
为了保护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最后接受了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
就这样,北平和平解放了。
得知消息的毛主席很高兴,立即召开会议商议进入北平城。考虑到北平因为历史原因,虽然解放了,但城内鱼龙混杂。
为了毛主席等人的安全着想,中央决定派遣李克农等人先进入北平城,清除潜伏在北平城的国民党特务。
3月份,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顺利抵达北平,即将入住香山。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李克农忽然得到一个消息:
有人在毛主席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枚炸弹,众人都惊住了……
李克农是谁?为什么将保卫毛主席的重任交给他?他们又是怎样发现的炸弹?
特工之王新中国成立已经几十年了,每年国家都会举行悼念仪式,纪念那些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战士们,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
除了战场上那些顶着枪林弹雨冲锋的将士,我们还有一批特殊的战士。
他们从事着隐秘而伟大的任务,在暗处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他们就是红色特工,共产党手中一把直插敌人心脏的尖刀。
今天我们要讲的人物,就是被誉为“特工之王”的李克农。
1899年9月15日,李克农在安徽芜湖出生了,他的家庭在当时还算富足,父亲有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也很美满。
李克农从小聪明机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长大后他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
李克农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逐渐了解到祖国的危亡与百姓的疾苦。
他一直记得老师在课堂上,悲壮的望着他们说道:“国家以后就靠你们了!”
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李克农的心上,激励着他,去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了,中华民国建立了,百姓欢欣鼓舞,期盼着能过上好日子。
可仅仅几个月,革命果实就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此后的中国更加动荡不安,硝烟到处弥漫,百姓依旧没有过上安宁的生活。
面对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李克农决定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解救受苦的大众。
1926年,27岁的李克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靠着敏锐的观察力,刻苦学习的知识,李克农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从此开启了他的的特工生涯。
在芜湖工作的时候,李克农曾在党的指示下,潜伏到黑帮内部,多次为我党获取有利情报。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人。
当时芜湖的共产党员也陷入到危险当中,是李克农截获了国民党将要发动政变的情报,通知了芜湖的党组织,才让他们躲过这场浩劫。
1929年12月,李克农按照组织的指令,与地下党顾顺章、钱壮飞等人潜伏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
凭借精湛的演技,李克农很快打入国民党内部,他在里面混得风生水起,也因此为党中央,获取大量国民党机关的重要情报。
1931年4月,顾顺章被敌人逮捕后叛变,整个上海的地下组织陷入到危险当中。
当时周总理、陈赓、聂荣臻等人都在上海,而他们还不知道,一场攸关生死的灾难即将到来。
情况十万火急,潜伏在中统内部的钱壮飞在得知顾顺章叛变的消息后,立即将这个紧急情报,传递给同样潜伏在上海的李克农。
李克农得知情况后大惊失色,他知道时间紧迫,想尽办法联系到江苏省委,将事情传达给了他的上级陈赓。
很快中央得知了此事,周总理果断下达指令,命众人就地销毁重要文件,废除顾顺章所知道的接头暗号,上海的组织机关立刻转移。
钱壮飞
此时,中统局老大陈立夫也从顾顺章口中得到了周总理等人的下落,临行前,他得意的对身边人说:
“这次我们不仅要端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还要活捉周恩来和陈赓!”
当时的情况当真万分危急,周总理和陈赓刚刚撤离不久,特务就赶到了。
他们踹开房门,看到火盆里还没有完全熄灭的点点火星,陈立夫一脚踢翻火盆,恼怒的说道:
“就差一点啊,让他们跑了!”
也正因为这件事情,周总理在后来不止一次说道:“多亏了克农同志,不然就没有今天的我了。”
虽然上海地下的党组织还是有一小部分特工人员被捕,但大部分中央领导和潜伏人员还是安全撤退了,而这多亏了李克农及时的情报传递。
因为上海的地下组织暴露,李克农的身份也被国民党反动派知道了。
于是在组织的安排下,李克农前往中央苏区,在那里继续开展工作,之后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很多功劳。
险救主席李克农作为中共保卫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了保护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安全,他可谓是殚精竭虑,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解放战争后期,1948年辽沈战役以中共大捷谢幕,国民党近五十万的军队被解放军瓦解。
从此,国民党失去了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
此后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不死心的蒋介石还曾向美国寻求帮助,可美国早已对他失去信心,不愿为他提供援助。
蒋介石知道大势已去,可他依旧做着最后的抵抗。
1949年初,中国解放军势如破竹,不久北平和平解放了。
虽然傅作义同意和平解放北平,可蒋介石又怎会甘心就此拱手相让,早在几年前他就在北平埋下了数不清的特务,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此,虽然北平解放了,可北平城并不安全,里面暗藏着许多杀机。
据后来统计,当时北平城内潜伏的特务组织有114个,特务人数达到8500人,此外,城内还潜伏着5万多名国民党散兵。
当时为了保卫中央领导安全,李克农被安排先到北平做好保卫工作,毛主席等人随后会到。
李克农在国民党潜伏过,他深知国民党特务的阴险狠辣,为了确保毛主席等人的安全,他特意挑选了一批战士,到北平周边地区去摸底调查。
此外,李克农还考虑到特务的心理,面对浩浩荡荡的解放军,国民党败北的局面,肯定有人犹豫不决,而他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策反他们。
很快,李克农下令,对国民党特务秘密自首人员进行登记。
仅仅两个月,前来自首的国民党特务就有两千多人,而李克农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又抓捕了大批顽固分子,这也让北平的治安得到了很大改善。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领导毛主席决定提前进入北平。
25日清晨,毛主席乘坐由叶剑英安排的专列,顺利抵达北平的清华园车站。
早早守在清华园的李克农看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立即上前向他们问好。
毛主席看着李克农点了点头,说道:“克农,你辛苦了,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李克农谦虚的说道:“这要感谢主席的信任。”
这天的毛主席是十分忙碌的,晚饭后他又召开会议,与众人商量事宜。
天渐渐暗了下来,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同样忙碌了一天的李克农,看着已经漆黑的天空,想着毛主席也该要休息了。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问身边的守卫:“香山检查过了吗?”
香山双清别墅就是毛主席晚上暂时休息的地方。
一旁的守卫看着李克农,回道:“早上已经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
不知为何,李克农心里总觉得不对劲,像是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一般,于是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到了香山后,李克农带着十几个士兵再次展开排查。
此时毛主席也在前往香山的路上,李克农抓紧时间,就在他准备去迎接毛主席时,一名战士跑了过来,说在毛主席的卧室里,发现一枚炸弹!
在场的众人都惊住了,李克农也吓了一跳,回过神后,他立即说道:
“再重新检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于是,众人又开始对中央首长的所有住处进行全面的检查。此后再没有发现新的炸弹,而毛主席等人也在确认安全后进入房间休息。
但是那枚炸弹又是怎么放到毛主席的卧室呢?会是谁放的呢?
当时的双清别墅日夜都有哨兵看守,而他们事先又经过多次排查过,到底是谁能有那么大的本事!
此后,李克农一直在追查此事,后来经过排查,嫌疑人竟然是一个老尼姑。
这个尼姑被抓获后,承认了她国民党特务的身份,还说炸弹是她放的。
可怎样躲过警卫的搜查,把炸弹放到毛主席的卧室,她一直不肯交代,而这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此后困扰李克农多年。
铁骨柔情的李克农李克农是共产党的好同事,好战友,可作为一个丈夫,他却说自己是失职的。
李克农的妻子叫赵瑛,她为李克农育有三子二女,可以说她为了李克农奉献了太多,而李克农也在后来承认说自己对不起她,而这又是怎么回事。
1898年11月,赵瑛生于安徽巢县一个商人家中,她七岁到私塾里学习,14岁到芜湖女子师范学校学习。、
1917年9月,19岁的赵瑛嫁给了李克农。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许多人都投身于革命,李克农也不例外,1919年后,李克农告别了父母,和妻子到安庆从事进步运动。
工作中的李克农是繁忙的,他经常外出,独留赵瑛一人在家,而赵瑛也理解丈夫的工作,同样接受过新思想的她,一直支持着丈夫的革命运动。
1929年,李克农潜伏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为了掩人耳目,赵瑛和孩子也陪他去了上海。
1931年,顾顺章叛变,李克农为了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却来不及与家人打招呼就走了。
后来上海特科的周总理等人在李克农的提醒下,脱离了危险,可李克农的卧底身份也被国民党发现了。
很快,上海的特务组织包围了李克农的住所,幸好那天赵瑛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了,回来后,机敏的赵瑛察觉到周围的异样,带着孩子躲了起来。
等到李克农匆匆赶回家,发现家门口都是特务,他就知道大事不好,也立即离开了。
此后的李克农一直担心妻子和孩子,在知道他们没有被捕后,便开始四处寻找他们。
直到一个多月后,流落街头,形同乞丐的赵瑛母子三人才见到李克农。
因为形势紧张,李克农将妻子和孩子安排在芜湖老家。夫妻两人再次分离,而这一别就是五年。
李克农不在家中,赵瑛很是辛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白天到学校里教书,晚上回来照顾孩子,做家务,常常一个人忙至深夜。
可她依旧无怨无悔,只是心中常常挂念着远方的李克农。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克农也时常思念着妻子,1936年,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到陕北进行采访。
在他离开时,他问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他会把大家的话记录下来。
没想到,李克农说道:“给我把老婆送来吧!”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轰动,众人没想到,一向稳重的李克农竟也有如此感性的一面,而这也看出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深。
1950年,此时他们一家已经团聚了,而李克农的小儿子李伦也要结婚了。
婚宴上,李克农情绪激动,他举着酒杯,眼含热泪的对众人说道:
“我对不起赵瑛,对不起孩子,是赵瑛把他们带大的,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简短的一句话,他哽咽了好几次。一旁的赵瑛扶着他,一直说道:“都过去了。”而她的眼眶也红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少夫妻因为长久分离,而选择重组家庭,可李克农和赵瑛始终在一起,哪怕相隔万里也没有将他们分开。
1955年,在授勋仪式上,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也是52位上将中,唯一没有带兵打过仗的将军,但是他的功绩,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却值得这份荣誉。
1961年1月6日,赵瑛去世了,此后李克农也于1962年2月9日,因病去世,终年63岁。
李克农的一生是传奇的,辉煌的,他戎马一生,却没有摸过枪。
作为一名红色特工,他屡立奇功,曾多次打入敌人内部,为我党获取重要情报线索。
他聪明机智,观察入微,多次救周总理等中央领导脱离险境。
为了革命他隐姓埋名,离开家园,无私奉献。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不渝的忠于党的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卓越的贡献。
我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他为中国革命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在此,向所有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青春,牺牲自我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