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历史的重要篇章,战争永远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这个饱含鲜血与荣耀、背叛与团结的词语,也成为众多艺术作品改编的源泉,仅在我国,就有众多脍炙人口的战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给人普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还具有教育的意义。
然而,为了赢取收视率,也有不少的编剧与导演会选择将原有的史实进行夸大宣传,甚至最后达到近乎于奇幻的效果,如此一来,不仅这些战争类型作品原有的意义失去了,反倒会更加沦为快消产品一般的宿命。
我国的战争历史是相当悠久的,而战争英雄更是层出不穷,如果这些导演与编剧能够将目光更加地投放到他们身上,那么会让艺术作品的创作更有意义。比如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一个近乎于“传说”的史实,关于五名志愿军包围四百余人的敌营的故事。
在1950年,在美国支持下,朝鲜的内战迅速扩大,甚至愈演愈烈,直至出现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的情况,在这样的一种危急关头,我国组建了一支帮助朝鲜人民御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与美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
在战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小组,他们五人原本是属于志愿军的第42军124师372团四连,四连连长王清秀在收到向前线突击的命令之后,紧急组织了2排作为尖刀排,以先行部队的姿态开路。
就这样,在2排为首,1、3排紧随的队形下,整个4连开始向济宁方向前进,在行军的过程中,作为尖刀排副排长的白文林与5班的班长冷树国冲到了前头,与他们一起冲在最前的还有3位战士,他们分别是窦国斌、郭银锁以及王二,5人所组成的先行小组自觉的成为一支尖刀小队。
整个尖刀小队前进的速度相当之快,甚至将大部队甩到身后看不到的地方,经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急行军,尖刀小队先行抵达了一个叫道大里的村子,尖刀小队原本是打算进到村子中,进行调整休息,并等待大部队的到来,不料就在他们前脚进村,后脚就听到了村子中喧闹的人声以及汽车的发动机轰鸣声。
作战经验丰富的他们知道这个村子一定是存在什么特殊情况,于是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村子周边进行打探与调查,终于,尖刀小队发现了这个村子的秘密,原来这个村子里面全部都是敌人!敌人的数量达到了四百多个,也就是相当于一个营的人数。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白文林的身上,作为尖刀小队中职务最高的人,白文林有义务为小队做出一个可实行的且正确的决定。白文林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对小队中的成员表示,我们需要先发制人,如果被敌方率先发现,我们是绝对没有脱逃的机会的。
几人在听到白文林的决定之后,都愣住了一阵,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仅凭他们五个人,能够战胜近百倍于自己的敌人吗?他们谁的心里都没有数,但不管如何,军令如山,这是白文林做出的决定,他们都遵照执行了。
当然,白文林绝对不是在紧急状况下脑子发热提出的这一决定,而是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与研究,最终,白文林决定将小队分为两边,左边是包括自己在内的白文林、窦国斌、王二,右边是冷国树以及郭银锁。
排兵布阵妥当之后,就是发起进攻之时了,当时正处于深夜,是一个适合发动突袭的时间点,再小心谨慎地靠近到村子周边后,五人默契的甩出了手中的手榴弹,随后端起机枪对着村子扫射。
由于毫无防备,当时的敌营大部分都处于沉睡状态,在听到手榴弹的声音之后,个个都不禁被吓得魂飞魄散,当他们好不容易起身向外跑时,却又被尖刀小队的机枪扫射,完全没有脱逃的机会。
眼看尖刀小组占据上风之时,一辆吉普越野车从村子里面开了出来,冷国树知道这很有可能是敌方较为高层级的人物,于是眼疾手快,抓住机会飞扑到了吉普车上,将驾驶车辆的人拉了下来,经过一番扭打,车上牛高马大的美国军官被冷国树制服。
后来调查时才知道,原来当初冷国树俘虏的这名美国人,是美国军队的上校顾问埃莫森,他事后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这一场战斗是他经历过的最难以置信的一场战斗,因为中国的志愿军,以仅仅五人的小队,就将美国四百多人的部队打得鸟兽散。
根据最终的统计结果,在这一场战斗中,白文林等五人总共击毙了16名敌军,俘虏了42名敌军,而剩下的几百名敌军全都逃跑溃散。
尖刀小队这一次的战果颇为丰硕,也相当的具有意义,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他们作为先头部队率先抵达村子,而是与大部队同步到达,那么大规模的遭遇战将会是不可避免的,而届时的时间以及准备条件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都是不利的。
正是尖刀小队五人的英勇战斗,为后头的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也为大部队的实力留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说,这一次的战斗,即使是放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排得上号的一场战斗。在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展现出了自己的勇气以及爱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勇有谋,不是一腔热血的与敌人搏击,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与敌人进行较量,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机智果断的精神。
这就是五人战胜四百人的历史故事,比起那些随意改编而缺乏叙事逻辑的故事,这样的史实才更值得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与源泉,而这一类史实的改编,也将为人们更好的了解过去,展望未来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