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3-3-16 10:58 编辑
梦里寻她千百度(中)
世进在他诊所的路边迎接我们。我冲下车,两双久别重逢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世亮老师来了、泽森来了、世笔来了、历届的村支书来了,我们受到了乡亲们热情的接待,彼此急切地询问对方的近况。亲切熟悉的乡音让我再次感受到那浓浓的淳朴乡情。 遗憾的是,我们队的老人们全部走了。世黄哥砍柴时不幸遇难。就连比我小几岁的世枚也因病撒手人寰。 世事难料,物是人非。当年,乡亲们总是习惯在我们的姓氏前加上“老”字称呼我们,不管你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还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都是老王、老刘、老管地叫。如今当年的“老”王真的成了“老王”回来了,他们却悄悄地走了,让人悲从中来唏嘘不已。 可喜的是,乡亲们的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变。粮食富足了,再不用就“干粮菜”喝稀饭;电通了,家家用上了电器。电磁炉的普及大大保护了山林,乡亲们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力上山砍柴。很多后代都搬到路边住进新修的砖房,再不受火灾的威胁。 世进用特地到几十里外的湖南朗江买来的大鲤鱼、不含任何添加剂(饲料)喂养的猪肉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款待我们,并为自己不够高明的烹调技艺表示道歉。 “这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在城里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啊!”老孔一边答谢一边感叹道。而让我更加感动的,是那无价的深情厚谊。 席间,乡亲们频频敬酒,真诚欢迎远道回来的我们。 “当年我们条件有限,无法照顾你们……” “不不!”我赶紧打断世笔(高宝银他们的老房东)的道歉,举杯答道:“说句良心话,当年我们到大塘来分食乡亲们的口粮,扯稀了你们的秧。不过那不是我们的错,更不是你们的错!感谢乡亲们在那么困难的日子里接纳我们!我代表知青敬大塘的父老乡亲一杯,祝乡亲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日子越过越红火!” “也祝你们身体健康!常回家来看看!”世笔说。 现任支书赶来紧紧握住我的手:“你们是老革命,今天不走了,下午我安排!你们多看看,多转转,看看家乡的变化。” “谢谢!谢谢!下次一定来!回去后我一定联络大塘的其他知青,大家一起回来探亲!” 饭后,我们在乡亲们的陪同下故地重游。老天仿佛也被乡亲们的真情感动,风停雨住,大山也张开博大的臂膀迎接游子归来。 当年的油榨房已不复存在,原址上杂草丛生。 世笔家的房子(高宝银等同学的知青点)基本保持原貌,记忆中珍藏的同窗之谊立刻呈现在眼前。 大塘小学现在已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早已焕然一新。站在当年宣传队的演出场地——篮球场,我和泽森不禁感慨万千,与会同中学的同学联欢的演出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拐进小路,我们去探望桂花佬的媳妇甄银秀大嫂,不巧的是她外出不知去向。她居住的依然是原先的木屋,不过房子已经整体拆迁到原来驻地的山背后了。 穿过楠竹林间的小路,翻过山坡,我们前往我的知青点的原址。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