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017|回复: 1

忆我记<工作日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2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我记<工作日志>
所谓“工作日志”,就是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将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每天都记载下来。工作情况,包括学习、开会、下基层、写材料、出差办事等等。“工作日志”要记载当天干什么了、什么具体内容,还有什么人参加、在什么地方,等等。它是原始的记载,不写个人的体会、感想,不同于“日记”。
我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即1968年6月8日)直到2004年5月31日,始终坚持了每天记“工作日志”。可惜,因工作调动,屡次搬“家”等原因,前十几年的“工作日志”本都没有保留下来,现在还存有1982年以后的51个“ 工作日志”小本子。
我坚持记“工作日志”,并加以保留,受益匪浅。
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尖”,便于查证经过。
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尖”。记“工作日志”,对于一些记不起来的事情,随手一翻小本子便可明了,不用搜肠刮肚、苦思冥想。无论单位或者个人,都需要经常写一个月总结、一季度总结,半年、一年总结,有了“工作日志”,素材原始而现成,一整理就得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回想前一两个月、前一两周、前几天决定的事情,人们往往会“想不起来”或“记不太准”了。遇到这种情况,一翻“工作日志”就会迎刃而解了。记得30余年前我当公社党委书记时,一位副书记找我谈她主管的一名干部的工作变动问题怎么不知道。我随手一查“工作日志”,告知她某年月日、在某处研究这一问题时有谁在场,其中就有她本人。后经回忆,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这位副书记瞌睡了,所以没印象。“工作日志”消除了一场误会、阻止了内部纠纷、不团结。20多年前,我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时,经常会遇到谈及“前多少天开的某次会议”,一时记不准“前多少天”,我随手一翻“工作日志”就能说出“某月某日上午”在某处开的某次会,对工作十分有利。
二、“补漏拾遗”,便于追忆历史。
工作中,大凡较重要的会议、较重 要的决定、较重要的事情都会形成历史档案保留备查。但需要追忆历史时,一是,查历史档案比较麻烦;二是,历史档案也有丢失的情况;三是,历史档案也有因文字校对等原因出错的时候。“工作日志”可以起到补漏拾遗、更正错误、方便快捷的作用。记得10多年前,一位新任市委研究室主任向我求问市委研究室是什么时候建立的,说查《常委会纪要》和组织部档案都没查清。我是市委研究室第一任专职主任,我一查“工作日志”就知道了某年某月某日建的独立的市委研究室。因之前有段时间虽有研究室之名,但不独立,主任不专职而是由农经部长、办公室副主任兼职。记得20多年以前,一位中央领导人到冀县视察,年终写总结时看到当时的资料是“十月某日”,有人提出疑义。我一查“工作日志”是“九月某日”,经回忆和印证,当时的资料因校对原因把日期印错了。
三、“立此存照”,便于撰写回忆录,编写史书。
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留有一摞摞“工作日志”小本子,撰写回忆录、编写史书时,十分方便快捷地就有了大体路子,加上回忆,很容易成文。近20多年,我参加《县志》的编撰;我为市政协撰写文史资料;我写一些回忆性文章在报刊发表,就十分得益于我保留的“工作日志”。如编撰《县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经济变化”;撰写“李鹏总理在冀县”文史资料等,我就依靠了“工作日志”和认真回忆。

(写于2004年)
发表于 2010-12-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工作日志的确是一个好习惯,我年轻时也记过很多工作日志,可惜基本上没有保存下来的,有好多资料记录当时的历史政治背景,工作环境,工作中的得与失,经验教训,几乎每次开会的讲话都保留有稿子备查,现在想起来真感到应该保留,很多往事想不起来了,就是想起一些也并非原样。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9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