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2-8-29 16:00 编辑
【那年那事】
载志书的农民剧团(连载稿1)
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家屯镇齐官屯村(原隶属冀州)历史上有一个远近闻名、载入志书、得到京城戏曲权威称赞的农民剧团。
2012年版《冀州市志》第850至851页记载:“齐官屯村戏剧子弟班,于春冬两季,排演河北梆子,剧目有《大登殿》《辕门斩子》《走雪山》《窦娥冤》等”“‘文革’期间”“齐官屯……等村的演出较有名气”。
解放了创建村剧团 冀县(今冀州区)1945年8月17日收复县城,结束抗日战争,解放后的1946年、1947年开展“群运”(作者注:即群众运动。人民群众起来作翻身解放的斗争,斗地主、收浮财、减租减息)和“土改”(作者注:即土地制度改革。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俗称“分地”),社会日趋平稳,走向正轨,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好转,农民欢天喜地心情爽。 如上情形下,激起了农民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欲望,该村贾保岭梁世珍等戏曲爱好者经常出去看戏,还结识了纸坊村“三大肚子”(姓名没人记得了)和南田村张华臣。他俩人都是附近村戏曲造诣很高的名人。 1948年,他俩人找到贾保岭、梁世珍商议,是否“建个剧团”。 该村在清朝晚期就曾经有过“戏班”,说明该村“建个剧团”有根基。 梁世珍(1917~~2004)既爱好戏曲,又是村里的负责人,积极组织创建了有20多人组成的河北梆子剧团,后人员逐步增加。 剧团起初是与附近他村联合排练、演出剧目,后自己村人就能够演出了。文武场和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剧目有《轅门斩子》《窦娥冤》等等。 该村剧团自1948年建立,至1970年不再活动,存在了22年的时间。人数二十多三十来名。名称随着形势变化,建国前后称“子弟班”、剧团,20世纪50年代称俱乐部,60年代叫文艺宣传队。剧种由河北梆子逐步发展到京剧、评剧、豫剧及活报剧等文艺节目。 人员都是农民。他们除去排练、演出外,还办起“娃娃班”,培养8至16岁的男女少年儿童学戏;随时吸收新人进剧团。前期,演员全部是男性,没有女的。戏中女角,需要男扮女装,贾保岭就演过老旦。后来才有了女演员。 剧目有两大类。他们排练、演出的有两类,一是传统剧,有河北梆子《大登殿》《金水桥》《走雪山》等等。“文革”期间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演全本戏,也演折子戏。 二是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配合政治形势搞宣传,都是自编自演。如宣传《土地法》《婚姻法》、扫文盲的表演唱、快板、数来宝等;反对赌博、封建迷信、不孝顺的活报剧等。“文革”期间,宣传学习“毛著”、学习雷锋、农业学大寨,等等。如自编自演的戏剧《一只破碗》,内容是忆旧社会的苦,教育人们不忘阶级仇。 水平逐渐提高。他们曾经三进衡水,分别在庙会、大礼堂、物资交流会演出,连唱高台数天,得到观众的好评,声誉鹊起,京津和河北省各地专业剧团纷纷来“挖人”,受到北京戏曲专业人士的称赞。 报酬以及奉献。所有人员都是自愿参与,建团前期,不但没有报酬、甘尽义务,而且,积极主动为剧团做贡献,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卖自己家的粮食,把钱用于购置乐器;有的把自己家的衣服拿出来,改制成戏装;有的包工包料贡献幕布等道具;化妆品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等等。 他们不但在本村,还经常外出演出。演出不收费,外出演出人家管顿饭。外出时都是大家分别带着演出所需东西步行。 该村春节前后,都要让剧团唱几天戏。届时,各家各户请亲戚,唤朋友,约熟人前来;做小吃、卖玩具、销日用品、玩杂耍等的,纷沓而至,村里热闹非凡。
“对台戏”引发的培训班 《三字经》曰:“玉不琢,不成器。”俗话说:“没有金刚钻,难拦瓷器活。” 该村人在戏曲方面之所以有所作为,源于半个世纪前的贵人相帮,办了个戏曲培训班。 这得从“乡野团”与“京城团”唱“对台戏”的故事说起。 1954年,枣强县肖张镇举办庙会,该村剧团前往演出,同时,还有北京一“京梆子”(作者注:河北梆子的原称)剧团演出。称为“对台戏”。因为农民看“乡野团”即该村剧团的戏不要钱,北京来的“京城团”演出卖票收钱,所以,“乡野团”夺了“京城团”许多观众。 “京城团”团长李桂云先生(作者注:当时是北京乃至全国著名的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后(1960年)担任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第一任团长)到“乡野团”观察情况,发现唱得不错,演员基础较好,素质提高潜力大。他不但没有因为没抢票房而生气,而且暗自很高兴。随后,找到“乡野团”和村负责人,提出“京城团”派人到该村举办培训班,作为“京城团”的人才基地。该村万分惊喜。 同时,李桂云团长还挑选了3名“乡野团”演员,进入了“京城团”。3人是刘满荣、齐玉田、王友海。 1955年至1959年,“京城团”李桂云团长派女教师冀凤顺到该村执教,办了4年多时间的培训班。培养了该村十四五名戏曲人才,还培养了衡水、枣强和冀州其他村的十五六人。 学员其中一些人此后成为专业剧团的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