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2-7-18 05:39 编辑
【老共产党员的风范】 党的好干部刘立存
1959年底,《建设日报》(注:石家庄地委机关报)头版头条以《党的好干部---刘立存》为题,发表长篇通讯,报道他的事迹。 刘立存(1917~~1961),曾用名刘云阁,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徐家庄村一个贫穷的家庭。上学3年后,在家务农,为糊口兼做些小买卖。1941年,经中共冀县特别行政区区委宣传部长侯子明和财粮干部陈群海2人介绍,在本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饱受剥削勇斗争 他出身贫寒,在与地主打交道中,深刻认识到地主、富农等富人的“不地道”:地主、富农等富人,看不起穷人,剥削、欺负穷人。1939年,他与本村地主李某合伙做贩卖粮食的买卖。本来对于盈利分红有约定,可年底算账时,李硬说“买卖赔了”“没有红可分”。使他辛苦一年,一无所得,使过年生活无着。他父亲曾经借过一户地主的债,过年前,地主派人逼债。其父亲的眼睛本来有病,被逼债逼得眼睛都瞎了。他深深埋下“要翻身”“与坏人斗争”的思想。适逢八路军干部找其谈话,向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41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注:当时没有候补期)。 入党后,他带领30多名贫农弟兄,打跑了本村的伪联保主任高某;将汉奸段某捉住,送交公安局;带领青年民兵,将逃亡地主藏的粮食找出来,分给贫困群众。 1944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赎地还地”工作,就是将贫苦农民典卖给富人的地赎回,计赎地100多户;1946年,他组织了“追佃”和“减租减息”活动,就是将佃农失去的“租佃权”再夺回来,将租、息减下来,使贫苦农民得到了实际利益,生活得到一定改善;194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响应党的“大扩军”号召,组织了本村的47名青年入伍参军。 舍生忘死保公粮 1944年10月的一天,在冀县(注:今冀州区)徐家庄村,上演了一场村干部“坚贞不屈,保护公粮”的可歌可泣的悲壮伟剧。 民国32年(1943年),冀县一带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灾,到了农历七月初五(注:“立秋”前3天)才下的雨。“无稼上场”,碌碡没翻身。我八路军千方百计筹集了14万斤粮食,分别藏到徐家庄一带几个“堡垒村”里。徐家庄村接受了藏粮4000斤的任务。其中有谷子、豆子。 1944年10月的一天,日本鬼子和皇协军得到汉奸密报,有目的地到徐家庄村一带抢掠公粮。敌人气势十分嚣张:调集了外县、冀县城、北褚宜炮楼、码头李炮楼、大寨炮楼等多处敌人几百人,带着200辆大车,早晨就直接逼进徐家庄村。敌人采取了四面围村、四路推进的办法。 敌人要进村时,他年仅七八岁的大女儿,正在村边站岗放哨。发现敌情后,跑步回家报告给在家的父亲。随即,敌人蜂拥进村。他被敌人捉住。 在他家中,敌人逼问:“八路藏在哪里?”“公粮藏在哪里?”。他回答说:“不知道。”敌人利诱说:“看你是个穷人,一定缺吃的。你说出公粮藏在哪里,我们就给你粮食。”他不为所诱,仍然说:“不知道。”敌人为找到粮食,就对他下毒手拷打:用穿着皮鞋的脚踹、用枪托没头没脸地打。边打边问:“公粮藏在哪里?”。他仍然回答“不知道。”像疯狗一样的敌人,将他打倒在地,继续打、继续问。不但打他的身体,还打他的脸、头。但他或者不说话,或者还是说“不知道。”他被敌人折腾了半天的时间,最后,被打得头破血流,昏了过去,紧闭双眼,呼吸微弱。到了下午,敌人看捞不到什么,踹了他几脚,就溜了。敌人走后,他的母亲赶紧用白面捂他头部的伤口,止住血。 勤恳工作获大赞 他是徐庄村最早参加革命的中共党员,担任过村、乡、县党的重要领导职务。 在村里先后担任农会主任、党小组成员和党支部书记,并不脱产兼任区委干部。1947年4月,脱产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区政工队干事、区委副书记、区委书记;冀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县纪检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徐家庄红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 1949年,他出征参加解放太原战役,担任冀县民兵担架营营长,“勇敢不怕牺牲,很好地完成运送伤员任务”,获甲等奖状、奖章各一枚。1951年,被评为全县“植棉模范”。 1958至1961年,他担任党委第一书记的徐家庄红旗人民公社,辖76个村,在农业、工业、教育、交通运输、技术革新等方面,均位于全省、全地、全县前列。是省、地的重点和“过度试点社”,省、地、县多次在此召开先进工作现场会。当时的地委机关报《建设日报》,在1958至1960年间,多次连篇累牍发表该公社业绩的报道,其中,1959年底,发了整整2个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反映该社的电影。 一次,他在冒雨检查工作中跌倒,摔得骨折,但仍坚持工作不休息,在病床上听汇报、与同事们一起研究、指挥工作。 中共冀县委员会为他做的结论称:“刘立存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党的培养下,立场坚定,工作积极努力,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为党做了不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曾多次受到党的表扬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