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把无形的「风」,借助工具得以感知和表达,这是东方人的智慧。 树影摩挲,湖水涟漪,流云舒卷,炊烟袅袅,我们看不见风,却知风起。 有时,我们也能从声音中,或者是远处飘来气味中,感觉到风。 微风佛面,总觉得舒爽。 周围空气压力的细微变化,触觉得以感知,像温柔的手轻轻触碰肌肤,肌肤产生震动,感受到了微痒,瞬间警觉之后的安全,让我们感觉放松与舒服。 流动的空气,与体表交换了热量,带走了肌肤表面多余的温度,加速了我们身体表面的汗液的蒸发,使得我们感受到了些许凉爽。 当人们的感觉被这些外界的变化触动的时候,人们给这种感觉赋予了一个概念,叫「风」。 无风的日子,总让人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那感觉很像每天在做着习以为常的事,突然因为莫名的原因停顿下来了的不习惯。于是,人们借助各种道具,各样工具,模拟出自然的风,试图来找回那份与自然的亲近与亲切,找回那种不舍的习惯。就好像空调房间里的冷,与习习微风带来的爽,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想必与自然亲近产生的欢喜,应该才是存于天地间的我们,最本真的天性之一。 用一片树叶,或用禽羽,或者是手,遮日生风。 能够扇动的物体,在人们手中搅动起来,空气受到了挤压,产生了气压差,气压变化使得空气流动,产生了风。 有时,我们会用薄而大的书,当做扇子,或者用一张纸,折叠出一只小巧的扇子。 在炎热无风的室外,揪起衣角或领口,抖动自己的衣服,产生风,让自己凉爽下来。 在被辣住、烫住的时候,我们会用手当做扇子,挥舞着,张大嘴,期望能够降温而感到舒适。 亦或和谁动了气,便随手取一轻巧招风之物,扇一扇,让自己能冷静下来。 即便有了电扇、空调等夏日纳凉之物,当我们需要凉爽的时候,我们会不自然的产生扇风的动作。「扇」这个行为,还是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生「风」、知「风」的道具。 扇在中国出现,大概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了。当人们用草、竹、麻等材质熟练编织时,做一柄扇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其实,最早的扇,被称作【箑】(shà)、【萐】(shà),或【翣】(shà)。「户羽相合」,是为扇。 战国时期广为流传的【便面】,也是以细竹篾为材,或用布锦丝绢制成,形为半规形,似单扇门,又名「户扇」。 自汉起,就有绢、纨、绫、罗等丝质材料制成的【纨扇、团扇】,其形似「满月」,符合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与寄托,也称「合欢扇」。隋唐以后,随着织造业的发达,纨扇全面流行起来,时至今日。 魏晋南北朝,士人多用【麈尾】,麈是领队的大鹿,手挚麈尾扇,既能拂秽清暑,也有「领袖群伦」的含义,在清谈时以助「话风」。后世也将士人间的清谈称作【麈尾】。 明清时期,【折扇】因为文人墨客的大力追崇,成为了更为重要的扇子。 扇,既能生风,亦能遮日障目。 遮蔽,阻挡了光的行进方向,使我们能够通过眼睛获取的信息,受到了阻碍。 扇面挡住了使用者的表情,掩饰了内心变化。信息的残缺,产生了神秘感。于权贵,则更加威仪;于名媛,以示娇羞。古人婚礼新娘出嫁时,有以羽扇遮面,曰「却扇」;于俊杰,则免于过多流露。 既然能遮挡信息,扇也能展示信息。 无论何种材质,何种形状的扇子,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成为含蓄的中国人,控制个人信息表达的一个界面。纨扇的精致典雅,与扇面所示之物交相辉映,让女性更显「风情」;折扇的深藏不露,让文人骚客,在扇面张开时,诗书字画,尽显才华「风度」。 用在建筑物的扇形窗户,透出的「风景」,恰巧是一副山水扇面。 十七、十八世纪之后,中国的扇子在欧洲成为了上流社会疯狂追逐的对象。演绎出当时十分流行的扇语,成为名流之间颇为推崇的,带着东方风情的含蓄表达方式。 气之动,曰风。大概,我们看不见,却能得以感知其流动的事物,都被冠以「风」予以说明了吧。风物、风景、风气、话风、风骨、风度、风情、风雅、风趣……这种如风般细微的触感,是中国人细腻情感的另一种体现。 小小的一柄扇子,不仅能引来自然的风。中国人也将这大千世界变化的意与息,装在这扇子中,随着风一起传递、表达。 摇一摇,清风徐来,秋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