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广泛预防接种,包括加强针接种是今后疫情管控放开的一个关键前提条件。”5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不是老年群体自己的事情,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大局。
老年人疫苗接种是我国免疫屏障的“短板”
在此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坦承,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是我国免疫屏障的“短板”。
“如果我们要建立坚强的免疫屏障,这个短板必须补上。”郑忠伟解释了“短板”形成的历史原因: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做得很好,我国疫苗接种策略按照高风险人群、重点人群逐步过渡到60岁以上老人的顺序,而国外为应对疫情高风险是从高龄逐级逐层推进接种的,不同的接种策略使得我国的老人接种比例当前相对较低。
根据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从整个疫情防控大局来看,老年人的预防接种情况、老年人群的群体免疫能力正是决定整个局势的重要“短板”。
“只有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提升起来,才能够真正为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赢得主动、赢得时间。加快推进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疫苗接种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好。”郑忠伟说。
为老年群体接种疫苗提供最大便利
“我们希望每一个能够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都能够完成三针新冠疫苗的接种。”王贵强表示,从有效性而言,老年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从重要性而言,这是事关整个社会放开的最关键前提条件。
“即便不常与人接触的老年人也要接种疫苗。”王贵强强调,有不少聚集性疫情是家庭内传播,不与外人接触也有感染的风险,而一旦感染就是高病死率人群,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痛苦和负担。
针对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进行了多次专门部署,指导各地严格规范接种工作,创新服务形式,确保接种安全,一些省份在实际工作中也开拓了思路,创新了服务模式。例如开设老年人接种的“绿色通道”,采取移动车接种、接送服务甚至上门接种等,为老年群体接种疫苗提供最大便利。
应同步重点推进第三针疫苗接种
提到我国的老年人疫苗接种数据,不少业内人士仍忍不住心焦,王贵强就是其中之一。“80岁以上的老人人群只有20%进行了三针免疫,而恰恰三针免疫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80岁以上的重症的风险。”
如果将百分比的数据还原为具体的人数,“短板”造成的巨大缺口更具象。“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约3000多万人,没有接种疫苗的为40%左右,香港的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老人病死率为16%,如果社会防控措施放开,将带来大量的感染老人、重症老人、病死老人,这样算下来,几百万人的数字是非常惊人的。”王贵强表示,老年人还没有被保护好,应尽快、全方面推进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
我国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接种情况也不容乐观,相较于美、日等国老年人接种率高达90%以上,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比例在缓慢“爬坡”。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23%和81.67%。
“推进老年群体接种新冠疫苗是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重中之重。”王贵强同时表示,第三针免疫的效果非常明显,也应该同步重点推进。(记者 张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