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大歌

[综合] 委任状毛主席任命毛主席(附;毛主席遇刺与5次化解核危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4-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筹备开国大典,毛主席:“他曾救我四次,我信他”,他是谁?



图片模式

×
谚语有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手下人完全信任,没有一丝疑心,这既是领导者的气魄,也是领导者的智慧,比如毛主席就曾经谈及一个人时,就曾公开地说:我信他。
1949年10月前夕,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举行在即,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有一项环节却始终没有定下来,那就是究竟该由谁来担任阅兵总指挥。周总理犹疑不决,只能请示毛主席。
毛主席听了周总理的汇报之后,说道:“那就聂荣臻同志吧,他曾经四次救过我的命,我信得过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聂荣臻是何时何地救过毛主席四次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在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之时的一次敌特刺杀活动了。
图片模式

01毛主席亲临城南庄
1948年,对于中国来说,这已经是黎明前的最后时刻了,解放战争胜局已定,彻底击溃国军只是时间问题,而为了更好地指挥军队夺取最后的胜利果实,毛主席也离开了长期居住的陕甘宁边区,秘密前往华北。
经过一路的奔波,毛主席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隐藏在太行山中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这是一个叫城南庄的小村落,被四周的群山遮蔽,幽静而隐秘。而除了毛主席之外,同行的还有周恩来,任弼时等党的重要领导。
为了迎接毛主席的到来,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先是把自己的住所收拾出来,让给了毛主席,后来又把毛主席迁移到了更隐秘的地方,除了跟在毛主席身边的人,旁人绝不会知道。连毛主席的饭菜都有专人单做,再由专人送到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图片模式

×
原来,此时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蒋匪大军已经成为了秋后的蚂蚱,死期将近,而不甘心接受死亡命运的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垂死挣扎,甚至会采用一些阴毒的手法。而斗争经验丰富的聂荣臻早猜出了他们的把戏,才会严加防范。
只是聂荣臻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如此严防死守之下,毛泽东前往城南庄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在毛主席入住城南庄之后,敌人的飞机多次对城南庄进行轰炸,其频繁程度远超过往,聂荣臻在加紧安排人手保护毛主席的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军区内恐怕已经混进坏分子了。
那么,敌机的轰炸会威胁到毛主席的安全吗?聂荣臻又将如何粉碎敌人的阴谋呢?
图片模式

02两次惊心动魄的轰炸
聂荣臻凭借多年的经验断定,城南庄越发频繁的轰炸并不是偶然,这很有可能是一场针对毛主席的阴谋。
于是,他召开了负责保卫工作的同志,承诺他们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一定绝对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在聂荣臻的指示之下,他们在五个方位布置了防守守卫,确保如果有敌情传来,警报可以最快传到毛主席的住处。
事实证明,聂荣臻的谨慎是正确的,一天清晨,敌机突然从城南庄的背面袭来,防空警报一下子拉响,急促的声音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村落。这时,毛主席身边警卫员立马警觉起来,跑进了毛主席的屋内。
图片模式

×
但是,此时毛主席才刚刚睡下。原来毛主席的作息时间与别人不同,他通常在夜晚工作,清晨才休息。警卫员心中焦急,却不敢上前打扰毛主席休息。这时聂荣臻来到了毛泽东房内,他立刻叫警卫员叫醒毛主席。
毛主席刚从睡梦中醒来,还没有弄清楚状况,聂荣臻见情况紧急,来不及详细解释。于是当机立断地让警卫员半架半拉地把毛主席从屋子里转移了出去。在毛主席撤出屋子后不走,几枚炸弹正好落在了屋前,如果不是毛主席已经离开了屋子,后果将不堪细想。
在敌机轰炸离开之后,聂荣臻立马召集相关负责人开可现场会议,这一次轰炸的性质非同凡响,轰炸机不仅趁着毛主席刚入睡的时间来,而且炸弹精准落在了毛主席的住所,这说明敌人已经掌握了毛主席的起居作息,毛主席留在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图片模式

聂荣臻准备请毛主席前往西柏坡居住,但是被毛主席拒绝了,毛主席认为敌人没有被完全消灭,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被敌人的特务渗透,都不安全。于是聂荣臻只好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毛主席搬到不远的花山村居住。
在毛泽东转移后不久,敌机再次来袭,轰炸目标仍然是毛泽东之前的住宅,聂荣臻用自己机警让毛主席避过了两次轰炸。
03两次未得手的下毒活动
不久后,我军攻克保定城,在城中的敌伪档案中,找到了关于混进我军的奸细的线索,根据线索顺藤摸瓜,终于将这群特务全部抓住,而在后期审讯中,特务又招出了两起试图加害毛主席未遂的案件。
图片模式

×
第一次是毛主席刚来城南庄不久的时候,毛主席舟车劳顿,再加上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身体严重虚弱,斯大林曾因此邀请毛主席去苏联疗养。但是聂荣臻认为此时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毛主席不宜离开,于是向毛主席推荐了一个医术高明的老中医。
此时,食堂的司务长,已经被敌人腐蚀成为了内奸的刘从文便千方百计地同去给毛主席抓药熬夜的警卫员拉近乎,想要趁机在药里下毒,幸亏聂荣臻警觉,才使得他没有机会得手。
还有一次,刘从文得知毛主席喜欢吃鱼,便故意将毒混在面团里,再把面团掰碎给鱼吃下,想通过这种方式下毒。幸亏聂荣臻来食堂时,看见有两条鱼精神厌厌,不太正常。让炊事员喂两天再吃。刘从文怕事情败露,便找了个借口把鱼拿走,扔在了山坡上。
图片模式

04结语
因此,聂荣臻的细心和谨慎,在无意之中替毛主席挡了两次暗杀。加上帮助毛泽东逃避两次轰炸,一共四次救了毛泽东。他之所以如此谨慎小心,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这也是毛泽东信任他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22-4-11 19:30 编辑

[毛泽东曾面临五次核威胁,那个时代承受的,比我们的想象多很多]




新中国的生存环境危机四伏,甚至曾经面临多次核威胁,但是毛泽东一次次化解危机,并让中国迅速跻身有核大国之列。一次次的斗争,彰显了毛泽东无人企及的气魄和远见卓识。


毛泽东

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第一次核威胁,毛泽东——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傲慢的美国人觉得,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场是上一定不堪一击。麦克阿瑟曾叫嚣——三个月结束朝鲜战事,美国大兵可以赶得上回家过圣诞节
但是,美国人遇到的是中国军人,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中国军人。中国军人让美国人第一次尝到无能为力的感觉。
打来打去,美国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来点儿狠的了。于是麦克阿瑟在军事会议上说——只有使用原子弹,才能把中国军队困在北朝鲜
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听从了国防部长约翰逊的建议,下令派遣10架装有非核部件的B-29轰炸机部署到关岛,这是美军第一次在太平洋地区预先储备核潜力
国务卿艾奇逊还故意把这个军事动向透露给《纽约时报》,第二天,这则消息就随着《纽约时报》迅速传开。当然,杜鲁门是想让毛泽东看到的。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发表全国讲话,威胁中国要对出兵朝鲜的后果承担责任,紧接着美军举行了公开的核战演习。
这次部署中,轰炸机是真的携带了核弹头飞关岛飞冲绳。
看到中国志愿军没理他,再次发起地面攻势后,杜鲁门再次批准载有核弹头的飞机飞往战区。当时李奇微已经接替麦克阿瑟,杜鲁门授权李奇微可以针对朝鲜半岛以外的空袭进行核报复。最紧张的时候,B-29轰炸机机组已经把“准备投弹”记入飞行日志。


杜鲁门

但是,面对杜鲁门的核威胁,毛泽东岿然不动,毫不畏惧。毛泽东深入分析了国际形势,分析了朝鲜战场的地形以及各方的优势和劣势。他判断,一方面美国会忌惮苏联的核力量,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另一方面,即便美国孤注一掷,使用原子弹,朝鲜战场的山地地形,也会大大消弱核武器的杀伤力,如果他们在三八线志愿军密集区投弹,美军也不可避免被杀伤,这是美国人不可接受的。毛泽东断定,美国人用不用原子弹,都不能最终改变战局。
毛泽东对大局和细节的把握实在是太准确了,基于这样的判断,毛泽东一边要求彭德怀不必理会美国的核威胁,按照原定计划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一边也让志愿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修筑工事、构建反原子屏障、在山中央挖防空洞等等。


朝鲜战场

美国人第一次遇到这样不怕死,不怕核武器的对手。杜鲁门不得不谨慎考虑,盘算了一圈儿,杜鲁门也觉得即便使用了核武器,没办法真正解决战争。
结果,威胁来威胁去,杜鲁门还是不敢下决心使用核武器。最终只得在1951年6月底,命令B-29轰炸机和携带的核武器悄悄地撤回了美国。
第一次核威胁虽然解除了,但从那时起,毛泽东开始觉得中国可能需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1955年金门马祖危机时期,第二次核威胁,毛泽东——以舆论对舆论。
蒋介石退守台湾后,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向蒋介石许诺,如果毛泽东进攻金门马祖,美国会提供军事帮助,并在1954年和蒋介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毛泽东当然没有把这个条约放在眼里,该怎么收拾蒋介石还怎么收拾。1955年1月,解放军干脆利落地解放了一江山岛,2月,又解放了大陈、渔山、披山等岛屿。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3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向艾森豪威尔报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协防这个沿岸地区。这需要使用核导弹。如果不使用核导弹,想要摧毁空军基地和火炮阵地是不切实际的。
于是,艾森豪威尔在3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如果远东发生战争,美国当然会使用某些小型战术原子武器


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第二天,副总统尼克松也警告北京不要进行好战的调动,尼克松说——战术原子武器现在已经属于常规武器的范畴,他们将被用来对付任何具备进攻力量的目标
美国一边向世界大造舆论,一边积极做发动核战争的实际准备,并且拟定了一个向中国发起全面进攻的计划,这次美国准备动用的是驻扎关岛的B-36轰炸机
面对第二次核威胁,毛泽东说——美国那点儿原子弹,消灭不了中国人。针对美国舆论把中国描绘成好战的红色恶魔,毛泽东也展开舆论战,动用外交手段,揭露美国把战略核武器战术化的阴谋,让全世界都来认识到美国此举的危险性。同时,鉴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毛泽东也开始寻求和平解决台海危机的路径。
于是,周恩来在4月份的万隆会议上,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一向追求和平,并不寻求对美作战的态度。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对周恩来的声明做出积极响应,同意就停火事宜进行谈判。
7月25日,中美两国分别发表了即将举行大使级谈判的新闻公报,标志着危机解除。


毛泽东

毛泽东在武统基础上,探索和平统一的路径,让美帝的核威胁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1958年炮击金门,第三次核威胁,毛泽东——借力打力!
1958年8月23日晚上6:30,解放军猛烈炮轰金门,两个小时之内,密集发射4.5万枚炮弹,金门三个副司令被炸死,台“国防部长”俞大维受伤。第二天,解放军出动鱼雷快艇拦截从金门逃往台湾的运输舰,击沉一艘,重创一艘,封锁了金门岛。
炮轰金门让各方都措手不及,谁也摸不清毛泽东的真实意图。其实,毛泽东的炮轰金门更多意义上是一场政治仗,也可以说是外交仗和宣传仗。毛泽东用这种方式,摸清美国对华战略的底牌,并以此牵制美国军事力量,同时,借此惩罚长期骚扰大陆的蒋介石,为两岸和谈创造条件。

炮击金门

但是,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一开始蒋介石和艾森豪威尔都跟不上节奏。
当时的美国正忙于应付黎巴嫩危机,空军力量主要在那里,不能按照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在台海部署军力。而且,台湾糟糕的通讯网络、贫乏的战备物资也无法满足美军需要。当时的美军军官判断,按照这样的状况,在和解放军的常规战中,应该顶不过三天就要丢掉金门马祖。
于是,美国再次动了使用核武器的念头。
8月中旬,艾森豪威尔再次调动驻扎关岛的轰炸机,这时候的轰炸机已经升级为B-47
5架B-47携带1-1.5万吨战术原子弹,和广岛原子弹差不多了。
但是,毛泽东高明就高明在时机的选择。
炮轰金门之前,7月31日,赫鲁晓夫刚刚访问了中国,新闻上到处都是毛泽东和赫鲁晓夫欢颜和睦的照片,显示出亲密的中苏关系。
一个月后,就发生了炮轰金门的事件。这让外界都以为,毛泽东此前和赫鲁晓夫通了气,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其实,当时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分歧已经很大了,但是并未向世界公开。毛泽东也没有就炮轰金门征求赫鲁晓夫的意见,而是巧妙地借用了赫鲁晓夫访华的时机。

毛泽东、赫鲁晓夫

拿下金门马祖,对大陆来说易如反掌。但是,毛泽东在摸清美国战略意图后,深刻考虑了中美之间、美蒋之间、国共之间的复杂关系。他清楚地看到,如果蒋介石丢掉金门马祖,就失去了在大陆沿海最后的象征性的据点。那样一来,大陆和台湾的地理联系将被割断,美国借机支持台独、分裂中国会更加方便。
于是,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决定暂缓收复金门马祖,结束了台海危机,也再次把美国的核威胁化于无形。
1964年中国试射原子弹,第四次核威胁,毛泽东——生米煮成熟饭!
毛泽东从第一次遭受美国核威胁之后,心里就开始琢磨着中国也应该拥有自己 的核武器。但是,受制于新中国资源条件、技术、人才条件,直到1955年,也就是第一次金门马祖危机后,毛泽东开始下决心自己研制原子弹。
中国研制速度令人吃惊,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提炼浓缩铀、引爆装置、样弹设计、试验场区建设等,一步步走出中国速度。


钱学森、毛泽东

1963年9月,中国完成了原子弹图纸设计,12月24日,成功进行了聚合爆轰中子试验
中国要造原子弹,美国最担心。从1961年开始,就利用U-2高空侦察机飞到兰州等地,偷偷拍摄我们的核工厂、核设施。
一开始,美国包括苏联都不相信中国能自己研制出原子弹,但是,美国从越来越多的情报中分析,中国很可能完成这个似乎不可能的目标。于是,从猜疑变成了遏制
1963年1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家安全会议上,明确提出,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就是重点针对中国,必须阻止中国研制原子弹。
肯尼迪原打算和苏联一起遏制中国,因为他看到当时中苏交恶,以为苏联一定会和美国站在一起。美国有一种计划是:美国和苏联各派一架轰炸机,一起飞到罗布泊上空,各自投下一枚炸弹,而其中有一枚是核弹。这样,中国就不知道是谁投下的核弹了


肯尼迪

但是,中苏毕竟都是社会主义阵营,赫鲁晓夫并不认为中国有了原子弹对苏联是威胁,对和美国联手的计划也不感兴趣。
苏联袖手旁观不合作的态度,让美国人很纠结,如果单独投下核弹,会冒很大的风险,无论是政治风险还是军事风险。
在美国部署遏制中国的同时,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也在加速进行。
1964年8月26日,美国发布了中国原子弹研制情况预估报告,预计中国最快要到1965年才能试爆原子弹。他们的依据是,中国原子弹用的是钚元素,而在包头的钚反应堆,最快也要在1965年才能生产出足够的钚来。
但是,不等美国下决心实现他的核打击,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罗布泊上空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美国大吃一惊,没想到中国居然能提前完成目标。当天,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沮丧地让白宫发言人替他做了一个书面讲话,讲话中声称,这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
但是,更让美国人吃惊的是,几天后,美国飞机高空取样收集到蘑菇云的粉尘,一化验,才知道,中国原子弹并不是用的钚-239,而是铀-235,比当年美国扔在日本的原子弹还要复杂,这说明,中国研制原子弹比美国起点高啊。

罗布泊蘑菇云

中国在美国准备核打击之前,搞出了原子弹,这招叫生米煮成熟饭,也是对美国核威胁最好的还击。
1969年珍宝岛冲突,第五次核威胁,毛泽东——准备打核大战!
1969年3月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据苏联公布的数字,冲突中,苏联损失17辆坦克和装甲车,死58人,伤94人。这样的损失,对苏联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太打脸了。
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部长助理崔可夫代表军方表达了强硬立场,扬言要对中国的核基地、政治中心先发制人地进行核打击。苏联计划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并且要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要“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此后的几个月,中苏双方不断向边界大批调运军队。

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

但是,毛泽东怕过谁?何况现在我们自己也拥有了核武器。
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要准备打仗”,并让周恩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打到新沙皇》,明确表示:中国的领土主权绝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如果苏联继续进行军事挑衅,“就一定要受到严厉的惩罚”。4月份召开的中共九大,特别强调要求全国上下要有打核大战的思想准备。
毛泽东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



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大批工厂转向山区,北京等大城市开始挖地下工事。大批干部也下放到“五七”干校,高等学校下放地方或迁往外地,重要档案运往西南。
10月20日中苏谈判前,为防不测,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大疏散,毛泽东去武汉,林彪去苏州,周恩来留守北京,和总参转移到西山战备指挥中心,这里是可以防御原子弹的。
同时,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包括导弹基地。
当然,毛泽东并不希望真的打核大战,但是,这样一种姿态,才能向对手展示能力和决心,以战止战。
果然,苏联那边一直关注中国动向。10月15日晚上7点多,柯西金向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报告说,中国的导弹基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所有的地面导引站都已开通
勃列日涅夫显然被毛泽东的强硬态度弄得不知所措,他当然知道,中国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原子弹,在罗布泊进行了一次实战性原子弹爆炸。
就在这次谈判之前,中国还进行了两次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还用轰炸机空投了当量300万吨的氢弹。




这一次次爆炸,都让勃列日涅夫肝颤。
看到中国如此强硬,并且做了充分的战备,苏联最终放弃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想法。
10月20日的中苏谈判在北京举行,珍宝岛冲突的紧张局面就此缓解,第五次核威胁解除。这一次是实力的对抗。



五次核威胁都是发生在毛泽东时代,毛主席用他超远的预判能力、超强的勇气胆魄、超高的政治艺术,一次次让对手退缩,化解了危机。
没有核武器,他铁骨铮铮又运筹帷幄,强硬而又睿智,让对手不知所措。
有了核武器,他更是自信满满,不卑不亢,让对手知难而退,从此再也没人敢拿核打击来威胁中国。
那个年代为我们抵挡了多少枪林弹雨,化解了多少生死威胁,撑起了多少佑护空间,今天的我们才能挺直了腰杆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黄河,毛泽东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沁园春·雪》中曾写下“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写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在长征结束到达陕北后,他曾两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另一次是在1948年,这两次到黄河时,他都曾有过在黄河游泳的想法,但都没有成功,第一次是因为卫士和其他人的劝阻,第二次则是因为一名寺僧的劝说。


1936年2月底,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了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任务后,5月会师西渡黄河返回陕北。
第一次渡黄河时,正值黄河的凌汛期,河里漂浮了很多磨盘大的冰块,他乘坐的船只不时与冰块发生碰撞传出巨响,船上的毛泽东毫不在意、谈笑风生,看着船工们赤膊袒胸,嘴里喊着浑厚的号子,他笑着说道:“看,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接着他又问警卫员们谁敢游黄河,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说给彭总送信游过,有的说发大水的时候游过,有人说枯水季节游过,听完大家的话后,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来,我们不用坐船,游过去吧!”
此话一出,船上的警卫员们都吓坏了,大家说河里还有这么多冰块,怎么能游?


毛泽东笑着说道:“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1947年10月,因为胡宗南的原因,毛泽东等人来到了葭县神泉堡,一天,毛泽东带着李银桥去葭县紧靠黄河的南河底村搞农村调查,当时正是秋收时刻,他和村民一起边搓玉米边闲聊,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土改的信息。
当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毛泽东突然问李银桥:“银桥,你进过大庙吗?”
李银桥回答道:“没进过大庙,进过小庙。”
毛泽东似回忆地说道:“我是进过大庙的,在长沙读书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做社会调查,徒步走了五个县,后来身上没钱了,就去沩山寺讨了一碗斋饭、那沩山寺的庙好大呦,方丈也是个有学问的人,那次我可是许了愿的……”


李银桥不以为意地说:“和尚能有什么学问,不是念经化缘,就是化缘念经的。”
“片面,太片面了!”毛泽东纠正李银桥,“你可不知道,这庙里面的学问大着哩!那是文化,是佛教,是名胜古迹,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银桥嘟囔着小声辩解:“那都是封建迷信……”
眼看讲不通,毛泽东笑着说:“你这个人哪,我不同你讲了,这样吧,明天你跟我去看庙!”
“上哪儿去看?这地方哪里有庙啊?”
毛泽东一扬下颌说道:“你呀,这白云山上就有座好大的庙哩!”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拿着一根木棍,带着李银桥等十几个人上了白云山。
葭县县长听说后,也从县城赶来陪着毛泽东一起上山,盘山的绿荫道上有很多高大挺拔的松柏,毛泽东一行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山顶。
跨上最后一级台阶时,只见万绿丛中出现了一座很大的寺庙,在湛蓝的天空映照下显得格外雄伟,毛泽东深吸了一口气,神采飞扬地说道:“可惜今天没有云,否则我们就成了腾云驾雾的神仙了。”
一名警卫说道:“没有云山为什么叫白云山,我看干脆叫无云山好了!”
“平常都是有云的,”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的白云只怕被我们给吓跑了!”


李银桥指着东面激动地说道:“主席,这里还可以看到黄河呢!”
“改天我们再去看黄河,今天先看庙。”
步入大庙后,李银桥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寺庙,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前后,松柏森森交相辉映,庙里的石雕塑像也是精妙非常,一百多块石碑挺立在庭院中。
正当毛泽东情趣盎然之际,从厚厚的松柏丛中走出来一位老和尚,他先是看了毛泽东一眼,又看到了一旁陪同的葭县县长,双手合掌行礼:“阿弥陀佛!”
毛泽东抬手示意了一下,然后和老和尚握手说:“老师傅,我们来看一下你这个大庙。”
老和尚躬身再施一礼:“欢迎,欢迎,首长请!”


“你怎么晓得我是首长?”
老和尚抬头示意了一下旁边陪同的县长,笑着说道:“有县长陪同,焉非首长?”
毛泽东也笑了:“你们过去称‘施主’,还是不要坏了规矩。”
此言一出,老和尚像是受了什么触动,神情也变得肃然起来,他重新看了眼毛泽东,没说什么,带着大家朝前走去,最后进了他的方丈室。
李银桥跟着毛泽东一起进了方丈室,只见里面清净雅致格外整洁,老和尚先是请毛泽东坐到了客位上,坚持给毛泽东奉上了一杯香茗,然后才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毛泽东率先开口:“你们现如今的生活还好么?”


老和尚看了眼旁边的县长,含含糊糊地说道:“好!好得很呢!”
毛泽东微微一笑,态度虔诚地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老师傅是超凡脱俗之人,更应该讲实话才对。”
老和尚深受感动,便实话实说:“不瞒施主,以前信神的人多,出家人也多,布施的人多,和尚们收入也多,生活很好,后来信神的人少了,出家的人也少了,布施的人就更少了,我们和尚的生活,一时确有些难处。”
毛泽东听后点点头:“你能讲实话,这就好,有什么具体的困难,你都可以讲一下。”
老和尚抬头看了一下县长才说道:“布施的人少了,逢庙会也收不到几个钱,吃穿都有些困难,庙里的和尚散去了不少人。”


“俗话说‘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庙总需要有人管着,佛总是有人拜的,老师傅,留下来的人日常生活靠什么?”
老和尚语气平静地回答:“后来人民政府叫我们自力更生,政府说这是毛主席提倡的,我们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自力更生,种点地,搞一些农业生产。”
“还能行么?”
“行啊,开头有些不习惯,现在手脚灵便了,倒也能劳动。”
“不错么,这是一大改变呢,现在生活究竟如何呀?”
老和尚正要看县长,县长也被他给看烦了,对他说道:“老方丈,你就别再看我了!实话对你讲吧,你面前坐着的这位首长,就是我们的毛主席,毛主席亲自来同你谈,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老和尚一听是毛主席,立即起身躬身行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不知毛主席亲自光临寒寺,多有怠慢,还望毛主席海涵!”
毛泽东也欠身还了一礼,笑道:“我只是来看一看,老方丈是化外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和尚也要吃饭,也要生活,有什么困难只管讲,人民政府是要管的。”
老和尚对毛泽东充满了敬意,开口说道:“现如今打的粮食够吃,庙里的其他开销一概由政府包下来了,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人民政府都管,再加上收些香火布施,生活倒也蛮好的了,感谢毛主席,出家人不打诳语,确实是好的。”
毛泽东脸上也洋溢起欣慰的神情,笑着问他:“老师傅,你觉得政府这样安排妥当么?”


老和尚诚挚地说:“托毛主席的福,安排得很周到,从前和尚不生产,现在出家人也要随着社会进步哩!”
“讲得好哇,现在社会变了,人也要变么,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生产粮食,现在要变呢,人口不可以生产是佛规,劳动不可以不参加,佛规上没讲和尚不劳动么。边区政府是保护宗教信仰的,但是不劳动不行,和尚参加劳动后,身体变好了,也没有剥削,这就对了,老师傅,我在你这里‘取经’了。”
老和尚满脸笑容连连点头道:“不敢,不敢!”
毛泽东喝了一口茶,继续问寺里有多少亩地,和尚们自己能种多少,打多少粮食等等。
老和尚一一作答之后,突然躬身一礼:“在主席面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毛泽东微微一笑:“老师傅,但讲无妨。”
“贫僧一生阅人多矣,尚未曾见有出于主席之上者,但也深知共产党人反对迷信,诚恐一言既出,白白招惹耻笑……”
毛泽东坦率地说道:“我既来宝刹,哪有笑话老师傅的道理呀!”
“既然如此,请恕老衲直言,主席贵重之躯,虽有腾云驾雾之能,但以五行推之,终归属土,古有东土大唐之说,东亦即‘土’,得水而泽,土乃万物生长之根本,若要腾云,必得水持,实需东方之大泽而湿润之……”
毛泽东坦然一笑:“许多人知道我叫毛润之么!”
“善哉!”老和尚又说,“主席一定是很爱游泳之人。”


毛泽东爽朗一笑道:“游泳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还可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么!”
老和尚闭了眼睛说道:“恕贫僧不恭,中国的江河湖海,主席尽可去游,唯独黄河游不得。”
毛泽东正色问道:“为什么不能游黄河?”
老和尚睁开眼睛说道:“黄河乃我中华民族之根本,别人皆能游,唯独主席不能游,黄河在五行之中属土,土土相叠为圭,以音论之为‘归’,恐有不测!”
毛泽东起身朝老和尚点了点头:“领教了!我们共产党人提倡保护宗教,尊重人们的信仰自由,但不迷信,老师傅的说法倒也新奇。”


老和尚随即起身说道:“主席乃世人之杰也!黄河不能游,还在于它水混浪浊,水面多漩,水下多暗流,实不可畅游啊!”
话说到此,老和尚也不再多说,便在前面引路领毛泽东等人参观了庙宇。
李银桥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宏大的寺庙,在参观过程中非常认真,同时他也看到毛主席对这些石雕塑像和壁画非常感兴趣,对那些石碑上刻的铭文和牌匾上的字体很感兴趣,看得格外认真。
每到一处石碑前,他都要驻足良久仔细观看,逐字逐行地读碑上刻的字。
毛泽东对老和尚说道:“这些都是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保护好,不要毁坏了,这些东西,将来都很有认真研究的必要哩。”


跟在一旁的老和尚频频点头称道:“是是是,毛主席说得对,毛主席说得对。”
毛泽东边走边谈,又向老和尚讲了很多他年轻时和同学搞社会调查,身上一文不名去沩山寺讨斋饭吃的往事,老和尚听后,连连唏嘘不已……
走着走着,毛泽东突然停下来,转身对后面跟着的县长说道:“请县里拨一些经费,把庙给修一修吧。”
县长近前几步连忙答应:“好的主席,我回去马上办理。”
老和尚再一次合掌施礼:“善哉,善哉,感谢政府,感谢毛主席!”


李银桥跟着毛泽东走向庙门时,看到毛泽东的脚步似乎轻松了许多。
临离开时,老和尚依依不舍地对毛泽东说:“明天这里有庙会,还有大戏,很热闹的,还请主席也来看看吧!”
毛泽东神情愉悦地说道:“谢谢老师傅,明天我们就来看看戏。”说完就带着李银桥等人下山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南河底村外的大路上行人多了起来,大家都是前去白云山赶庙会的,毛泽东也记着昨天和老和尚的约定,便叫李银桥招呼警卫人员一起去逛逛。
李银桥担心庙会上人多不安全,便说道:“主席,庙会上乱糟糟的,除了人多就是土多,有什么好去的……”


毛泽东却说:“看庙会么,就是看热闹,人少了还有么子意思?”边说边拿起一旁的柳木棍拄在手里,“走么,不要怕不安全,和乡亲们在一起,哪有不安全的道理?今天只留两个人看门,大家都去!”
李银桥只好通知警卫人员跟着再一次上了白云山,走在路上,毛泽东还给大家介绍:“看庙看文化,看戏看民情,不懂文化,不了解民情,革命是搞不好的。乡亲们赶庙会是去行善、做买卖,我们看庙会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了解这一带的民情和风俗习惯,这对我们接近群众大有帮助哩!”
来到白云庙会,只见庙里人山人海,四下里摆着很多食物担子,庙里的香炉中也插满了香火,供桌上全是老乡们布施的各种物品。
在白云山顶最高的一层庙院里早已搭好了戏台,此时锣鼓敲得震天响,乡亲们全都挤搡着把目光投向戏台,毛泽东也跟在后面,兴致勃勃地朝台上望去。


突然,会场开始骚动起来,大家全都齐齐朝后面望去,有人认出了毛泽东:“毛主席,毛主席来了!”
这个消息霎时间传遍了整个庙会戏场,大家都争抢着要上前来,李银桥和其他警卫人员非常着急,担心毛主席的安全,但毛主席却高兴地和乡亲们挥手打招呼:“乡亲们,看戏吧,我也是来看戏的!”
然而会场内的吵嚷声太大了,毛主席的话只有少数几个人听见,群众的激动情绪也感染了毛泽东,此时,有人给搬来了一条长凳,几次请毛主席坐下,然而毛主席却连连摆手:“要不得,要不得,乡亲们都站着,就我一个人坐着,那不是太孤立了么?”
毛泽东一边说着一边往里面挤,李银桥和其他警卫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也一起跟着往里面走,看着戏台上已经停下来的大戏,他只得反复说道:“乡亲们,看戏吧,咱们都是来看戏的……”


好一阵子才使乡亲们平静下来,大家站在下面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的演出,天快黑时,毛泽东才告别了老方丈和乡亲们回到了南河底村,这次白云山之行让毛泽东的心情十分愉悦,接下来几天,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一些。
1948年,毛泽东东渡黄河时并没有再提游泳之事,看着河上驾船的汉子们和黄河水流奋力抗争的精神与顽强拼搏的勇气,他不由赞叹道:“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啊!”在场众人看着湍急的河水,全都点头称赞。
对于黄河,毛主席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出北京城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1952年10月,他来到山东、河南境内因黄河泛滥而决堤次数最多的河段视察,望着滚滚的黄河水,严肃地说道:“一定要把堤坝修牢靠些,万万不可出事,雨季大水要发动群众上堤防守,必要时军队也要上去坚决死守。”


跟随一起视察的许世友连忙说道:“主席放心,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
自此以后,毛主席多次过问黄河治理规划等问题,并多次视察黄河沿岸,但终其一生,他都没有游过黄河。

发表于 2022-4-1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快乐大歌老师文章介绍: 委任状毛主席任命毛主席(附;毛主席遇刺与5次化解核危机)下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2-4-17 17:27
谢谢快乐大歌老师文章介绍: 委任状毛主席任命毛主席(附;毛主席遇刺与5次化解核危机)下午好{ ...

O(∩_∩)O谢谢廖若晨星朋友雅赏,新周一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歌诗画】纪念伟人诞辰129周年感吟
2022/12/26

年年今日望韶峰,岁岁缅怀伟人同。
开天辟地创新宇,南征北战开国功。
雄文五卷指航向,千秋万代搏峥嵘。
高歌猛进新长征,民族崛起中国梦。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0 07: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