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茂油桃 于 2022-1-11 08:51 编辑
《来祁寨村志》选段————农业学大寨运动 20世纪60年代我国工农业战线树立了两面大旗:大庆和大寨。从此“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铁人”精神,“三老四严”,“战天斗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之一。来祁寨人响应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即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一户三段”为主题的十年治破运动。 1964年初冬,大队干部随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参观团,去山西昔阳大寨大队参观学习。看到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层层梯田米粮川的事迹,深有感触。联系来祁寨和大寨治理以前的情况略有相似:来祁寨村3600多亩土地,七沟八坡虽然有高干渠水灌,但80%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粮食产量虽有提高,但要“跨黄河,过长江”还有很大的距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平整土地。恰逢县委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十年改变面貌”的号召和《一平三端农田基本规划》,大大鼓舞了全大队干部群众治理坡地的信心和决心。迅速组织专门平整土地的队伍;来祁寨大队农田基建大队,配备了技术员和大队长,全大队总动员,人人参与,个个参加,迅速在全大队掀起了农田基建高潮,日出劳动力460多名,架子车180辆,日完成土方1000立方米,大干60天,新修水平梯田108亩。 从1965年—1975年,10年向来祁寨人矢志不渝,坚持把修地造田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尽管受文革动乱影响,来祁寨人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没变,治坡平地的活动一直未曾间断。各生产队,合理安排棉田地块作为冬季平整地块,农忙时,抢收抢种,冬季农闲和初春时节集中劳力,大干快上,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完成基建任务,不误农时确保棉田实时播种。采用每年预留两个生产队的闲地,全大队劳力集中上劳,各自计算土方,通过算账取长补短,不高一平二调的方法。10年间几代来祁寨人力尽图治,实干苦干,移动土方56.5万立方米,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1363亩;整修生产路26条,长38公里;新打基井6眼,整修渠道15公里,架设高低压线路8公里;植树175万棵。形成了“渠端路端树成行,土地平整田成网”的新农田格局。粮食产量从1964年的年亩产478斤增加到1975年的872斤;棉花亩产由53斤增加到78斤,群众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国家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全县进行了“北治北莽原,南治渭河滩”的大会战。塬下的北马、王家、油郭、西一等大队,抽调强壮劳力近1000人参加了来祁寨的治坡工程,使全村农田基本建设工程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