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茂油桃 于 2022-1-5 07:27 编辑
《来祁寨村志》选段 ——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的钱袋子是越来越鼓了,但文化生活匮乏,农闲季节不是吃吃喝喝,就是靠电视和打麻将或扑克打发时光,有的还 聚众赌博或者参与一些违法活动。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 生活,让村民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改变村民们的生活休闲习惯,促进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积极建设寨北村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农家书屋一个。共计一千多本书籍,包括党政文史、自然科学、法律法规、种植养殖、健康养生、实用技术等多个 系列。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丰富了群众的知识,开阔了群众的眼界;建成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排练、表演的场地;为广大村民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了场地和器材,安装体育器械15件(套);新建乡村大舞台一座。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成立了村秧歌队、锣鼓队,鼓励群众自发成的舞蹈队、管弦乐队、自乐班...... 来祁寨人酷爱秦腔,兴平市人民剧团的前身新民剧团,就是有来祁寨人杨时春创办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时这样描述《秦腔》的:“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秦腔是浓浓的乡愁,是秦人最真挚的感情流露,乃是西北人的文化符号,它道出了秦人对黄土地的眷恋,唱出西北人的豪爽。自孩提时,就受秦腔耳濡目染,上世纪80-90年代人们文化生活的困乏,秦腔成了人民生活必备的“文化大餐”,村头田埂都能听到人们吼几声秦腔,农村的古会、庙会都会唱大戏,农村红白喜事都会唱自乐班,与秦腔结缘可谓是“难以回避”。秦腔的豪放,缠绵耐人寻味,时时在耳边回响。秦腔的群众基础厚实,在关中大地有很强的生命力。 关中农村,有过古会的习惯,来祁寨人给古会增加新的内容,以“油桃节”命名的古会为平台,人们尽情愉乐,欢庆油桃丰收,宣传了科普知识,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油桃节上,请来剧团,高唱秦腔、歌舞,村上的锣鼓队、秧歌队、管弦乐队,尽情高歌,狂欢狂舞,彰显和谐盛世,祈盼人寿年丰。 如今,农村的生活条件和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农闲时间,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有文化娱乐活动。建设乡村舞台,组织大家跳广场舞,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群众都高兴。”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每当夜幕降临,乡村舞台上,总能看见村民翩翩起舞的身影。 黄昏时分,走进来祁寨村村,乡村舞台是最热闹的地方。晚上吃完饭,只要音乐一响,大家就会往这里聚集。伴着优美的音乐跳舞,越跳身材越苗条,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了。 2020年8月,西吴街道第二届广场舞联赛在汉武大道广场激情上演,来自全办16支代表队的300多人参加比赛。舞蹈在《欢聚一堂》中拉开帷幕,舞蹈《开门红》、《中国红》、《张灯结彩》、《漫步人生路》、《火红的中国》等,从不同层面反映出西吴街道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折射出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来祁寨村荣获第一名。 附: 农村新事之广场舞 (二首) 【其一】 吃罢晚饭风送爽,爷孙广场好纳凉。 眼前一片新景象,音乐声中跳舞忙。 “凤凰传奇”先开场,“套马杆”儿悠声扬。 跳了一场又一场,轻姿妙舞心欢畅! 媳妇跳舞上了瘾,麻将事儿不再想。 东村西村作指导,还把老公也拉上。 婆婆跳的入了魔,做饭哄娃都在想。 昨天学个新动作,加空练练好上场。 小小娃娃学的快,一招一式还真像。 邻居三奶没学会,她还要把老师当。 |
【其二】 谁家欢快音乐响,街道广场舞蹈忙。 嫂子脱下工作服,姑娘换上新衣裳。 婆婆引上孙女跳,咱也赶赶新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