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21-11-29 11:04 编辑
千滚水、隔夜水、电壶水,它们到底能不能喝?这次一并告诉你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们对水的依赖,甚至要优先于对食物的依赖,而到了现代,水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生理机能的参与比重,也越来越被我们所熟知所认识。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水,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也是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您有留意过身边人的观点会发现,很多人对千滚水,隔夜水以及电水壶烧的水,都保有比较大的成见,认为这些水喝下去,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事实真的是如此吗?[size=45.864715576171875px]
千滚水,隔夜水,以及电壶水,到底都能不能喝?告诉你答案 先说“千滚水”: 顾名思义,所谓的千滚水,就是指反复烧开的水,在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中,反复烧开的水,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水平会不断提升,继而对身体有害,所以不能喝。 但事情真是这样吗?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曾就这一方面的言论进行过实验比对,通过34个水样的反复煮开,冷却后发现:反复煮沸6次以上的水,无论是家里的自来水,还是饮水机里的纯净水,亚硝酸盐提升的程度,甚至峰值连0.01都不到,完全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明显影响。 可能有些朋友会“抬杠”:“亚硝酸盐本来就有害,即使增加再少,也是增加了。”其实大可不必,亚硝酸盐在规定剂量下,是国家所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比如火腿肠,午餐肉罐头中,都会加入适量亚硝酸盐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还请大家能够放心。 其次是“隔夜水”: 关于隔夜水的争议,其实也是只多不少,不少人觉得,隔夜的水,其中会掉落很多细菌,并且在里面扩散繁殖,如果人喝了,这些细菌进入肠道,会对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人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 其实这同样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诚然,隔夜水无论是否密封,其中细菌在经过一夜的繁殖后,菌群都会扩大。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隔夜水中的细菌,大多数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无害菌,以及一些可以在水中生活的常见细菌,即使它们在经过一夜的繁殖以后,喝进肚子里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还请各位放心。 至于亚硝酸盐,隔夜水的确也会导致亚硝酸盐水平升高,但根据专业人士统计,人体亚硝酸盐安全摄入量大约在0.2mg一公斤,想要喝隔夜水中毒,最少得一次性喝超过10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自然也没有让大家担心的必要。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隔夜水本身健康无害,但如果放置过程中没有妥善地装在水瓶和壶里,导致隔夜水里沾上了灰尘亦或是脏东西,保险起见,还是倒掉比较好。
最后是“电壶水”: 电壶水,也就是用电水壶烧开的水,社会上大多数对电壶水的争议,其实是在于电水壶的材质上。 市面上多数的电水壶材质,分别为塑料,金属,以及不锈钢材质,在这其中,不锈钢电水壶的主要原料成分为高锰钢,不少人担心,在烧水的过程中,锰离子会渗入到水中,继而增加重金属中毒的隐患,因此抵制“电壶水”。 其实这同样大可不必,先不谈高锰钢是结构非常稳固的一种合金,锰离子剥落所需求的温度在650度以上,相比应该没有家庭的电水壶能够达到650度的高温吧。 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使锰离子剥落,一升水中最多含有0.01mg的锰,显然也不会给大家带来重金属中毒的隐患。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正规厂商所制作出售的电水壶的前提条件下的,如果贪图便宜,或者受骗上当购买了劣质有毒材料制作的电水壶,定是对身体有害的。因此,购买需谨慎,只要是正规合格制造出的电壶,烧出来的水,并不会对健康有害,大可放心。 综上所述,无论是“千滚水”,“隔夜水”,或者是“电壶水”其实并没有大家谣传或者认知中的那么可怕,在通常情况下,仍然是可以放心饮用的,相比之下,一些饮水方面的误区,反而更容易损害我们的健康,更需要大家关心留意。
喝水时可能会踏入的几个误区,朋友们更要注意 误区一:“大口喝水解渴?” 恰恰相反,人体在单位时间内,身体能够吸收的水分是有限的,大口喝水或许的确能给大脑“解渴”的满足感,但是实际上,身体五脏和血管,都没有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因此正确的喝水方法,应该是“小口且多次地喝”,才能更有效地帮助身体吸收水分,提高补水效率。 误区二:“喝热水更健康?” 喝热水,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很多老人也更喜欢喝热水,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过热的饮用水,更容易烫伤咽喉和食道,引发炎症,甚至会增加食管癌等风险。根据研究显示,65度以上的水,就会对食道和咽喉产生受损性刺激,还请一定要注意。 误区三:“喝水越多越好?” 这同样也是错误概念,虽然喝水好处多多,有益健康,但喝水仍然要有个度,喝水过多,身体运转影响过大,同样会造成“水中毒”的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在2500ml左右,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喝水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但是大家对它的认知和概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希望文中的知识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更加健康的喝水,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