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1-10-24 16:51 编辑
【冀州历史人物】 志书记载的石九奏
石九奏,明代人,生卒年均不详。字伯成,号四如。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乡堤北桥村人。进士、文学家、官至正三品,为兵备副使、右参政。被收入《孤本明代人物小传》。
依据距今346年的清康熙十四年的《冀州志》及清乾隆、民国时的志书,说说石九奏的事儿。 “好钟书”。即特别钟爱、钟情于读书。他无论青少年时,还是在职时、退居后,始终不离刻苦研读。 因为爱读书,所以,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挥数百笺,淋漓尽善。”对“诗、古文词尤为擅长”“言语妙天下,著述甚富,诗四卷行世”。他的《石伯成诗稿》四卷,被《四库全书》以《石伯成诗集》汇成一卷。 他还著有《四库总目》《古佛阁》《才调集》等,并为自己家乡冀州写赞诗、碑文数10篇。 “皆有声”。即他在职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屡建奇功,在各个岗位皆留赞声。 他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及第,授 大理寺评事(作者注:官名,职责是掌狱讼复审、判案,即如今的法官)。先是“ 出莱州知府,以优归补兖州”, 后升开原兵备副使,进右参政。 作者注:兵备副使 的“兵备”,“ 全称整饬兵备道,明朝时在边疆及各省要冲地区设置的整饬兵备的按察司分道。集军事、监察大权于一体,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左右参政,是各省布政使(掌一省之政事,如同今省长)的下属官员,分领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 他担任辽东边塞重地开原兵备副使(正三品)时,成为一员骁勇的武将,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曾平定女真族叛乱。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出山海关,到辽阳勘查疆界。 皇帝为表彰其功勋,亲赐上马石、下马石及下马碑。据当地老人们回忆,碑阳面书有“敕令”两个大字,碑阴刻有石九奏的名字。 传说,上马石与下马石、下马碑距离3 里地,当时石九奏每次回家,为尊重乡亲们,下马后就开始步行3 里,从不骑马进村。后来,石九奏上了年纪,乡亲们生怕他上马不便,把御赐上马石摆在村东口。现在,堤北桥村内还存有皇帝赐给石九奏的“上马石”和“下马碑”。下马碑青石所造,先收藏于村内,文革时被砸坏,现碑座尚存。 当时规定:凡路过此地的官员,武官下马,不下马则马削四蹄;文官下轿,不下轿可砸轿底。 “建‘半园’”。他任江西参政时,辞官回故里。“归于(冀州)城西,迤(作者注:斜行)北二百步,辟地建阁,莳(作者注:种植、移栽)花种菜,辘轤之声,与觞(作者注:酒杯,饮酒)詠(作者注:同咏,诵读)相和,游息其中。与都御史赵南星(明末东林党三君子之一、吏部尚书)、布衣汪元范,为文字交”。切磋诗文,以文交友。 志书载:“半园”,即“志不求全也”。 身后事。他故后,其名字与刘墉、纪晓岚等同登北京国子监“明清进士题名碑。碑共计198块,记载着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的名次。名碑上刻有“石九奏,直隶冀州”。
在今北京西琉璃厂一带有一条胡同叫“兵部洼胡同”,位于西城区人民大会堂西侧,南北向。胡同东侧,是人民会堂西路。 该胡同的命名,据说是因为人称“石兵部”的石九奏住过,且地势 洼。其实, 石九奏并非“兵部”,而是“兵备”。 是后人误传为“石兵部” 的。“兵部”是中国古代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