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21-10-8 18:55 编辑
地方政府投资太大,还要养公务员,要支付各种公共事业费用,地方财政收入又不够,唯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所以就形成地方政府负债。
地方政府资产来源只有税收、土地出让、附加费(过路、罚款等)。
这个政府负债情况,单靠地方政府掌握的有限资产,根本无法偿还债务。这就引发一个新问题一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潜在风险 。
首先,包含中国政府部门债务在内的宏观杠杆率偏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当前中国宏观杠杆率约在270%左右。在2020年,中国债务利息支付额已经达到名义GDP增量的两倍以上。在2018年与2019年,中国债务利息支付额分别是名义GDP增量的1.5倍与1.8倍。而一旦长期利率上升,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其实意味着,宏观杠杆率高不仅是一个潜在风险,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流量方面的压力。 其次,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那么广义公共部门债务压力较大。中国的宏观杠杆率高,其实归根结底是公共部门杠杆率高。目前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债务中,企业部门债务大约占60%。在企业部门债务中,国企债务约占三分之二。而在国企债务中,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大概占一半。简单匡算的话,地方平台债务大约占到中国实体经济债务的20%。由于实体经济债务达到了GDP的270%,这就意味着地方平台债务超过了GDP的50%。目前地方平台债务算在企业部门债务内,如果我们把它从企业部门债务中减去,加到政府部门债务中来,那么中国政府部门债务占GDP比率已经接近100%,突破了60%与90%两道国际警戒线。此外,国企债务其实也可以算公共部门债务。国际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有这样一个估算,如果把所有国字头的债务加到一起,那么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率为160%,私人部门债务占GDP比率仅为110%。 再次,中国公共债务分布不均衡,中西部省份偿债压力更大,靠自身还本付息的可能性较低。2020年至少有四个省的债务率超过100%,至少有九个省的偿债率超过50%。上述省份靠自己来还本付息的能力较弱。如果没有中央支持的话,这些省份的债务未来只能要么违约、要么重组。 最后,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存在财政和金融风险相互溢出的风险。商业银行尤其是区域性商业银行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购买者,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券的比例高达80%-90%以上。当地的中小商业银行通常是当地政府发行的债券的主要购买者,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地方政府债券违约,地方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冲击。
|